盘点2011数字出版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2011-12-27 10:12:343300
数字出版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我们的传统出版单位信息化程度不高,自身业务的流转没有完全信息化,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储备,以文科为主的编辑队伍还有一个很长的再学习过程,这同样也是江苏出版业在第三次新兴文化业态变革——在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产业中掉队的原因,既懂出版又懂技术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使得进入数字出版的成本过高,集约化程度较低,影响到产业的整体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和版权保护程度的提高,以及范围内文化内容的表达形态、传播的形式、销售的业态、阅读的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于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文化、科技、法律甚至适应化、标准化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地方新媒体的主要人员是传统新闻出版从业人员,在技术方面“三无”特征:无技术高管、无软件团队、无开发能力,发布系统是买的、邮件系统是买的、论坛系统是买的、ipad、iphone等新闻客户端……几乎一切都是买的,在网站、无线互联、手机出版等方面的资源整合、技术规划、技术支撑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劣势。人才的匮乏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又一亟待破解的瓶颈。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形成专业人才市场和人才资源库,探讨人才选拔考绩、培养提高和合理流动、综合利用的人才拔擢使用机制、体制迫在眉睫,值得人事管理部门研究。
10、建立既与国外标准互通,又符合我国实际的数字出版统一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的建立包括内容质量标准、内容格式标准、内容平台标准、版权保护标准、质量检测标准、利益分配标准等,涉及整个产业链的方方面面。以电子书为例,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发展较早,在他们的主导下已经出台了一些成熟的标准。国内电子书却纷繁复杂,只数字化格式(包括XML、方正排版小样、PDF、CEB、CEBX等等)就让人眼花缭乱,给出版社的存储和转化带了麻烦,给多方业务的开展带来障碍,也不利于数字资源与的接轨。同时,电子书的产业链,包括设计、内容、创作、内容出版、服务平台和终端生产等各个环节,只有产业链上的利益各方实现均衡,才能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真正推动整个电子产业的健康发展。总之,希望建立既与国外标准基本互通又符合我国产业实际的完善的电子书相关标准。使得出版、印刷、物流、批发、零售、网络书店、图书馆等等都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目前数字出版的很多关键技术、标准掌握在技术提供商手中,如电子书的格式标准、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且标准各异,又互不兼容,给出版社的内容数字化工作增加了成本,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影响了市场的推广。希望能够制定统一或兼容的格式标准;由传统出版业主导,推出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以打破技术提供商的垄断和设置的技术壁垒。目前新闻出版单位自有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关键技术、访问流量、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困难,对拥有平台或渠道、终端的运营商有着*的依赖。特别是对于数字化产品的销售,缺乏主导地位,信息严重不对称。希望研发统一标准、跨终端的云出版技术;研发强大的图书搜索引擎,使出版社自营的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陆幸生江苏省*产业发展处(科技与数字出版处)处长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特聘教授、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