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读时代纸媒的理念与作为
- 2012-08-09 10:08:321432
都市报佳版面效应在60版左右
网络把我们带进了“浏览”时代。速阅读的核心就是大限度地节省阅读成本——时间。我们作了一个调查,上班族一天用在读报上的时间大约为29分钟,在29分钟里,能读多少个版面的报纸呢?一个阅读正常的人以浏览速度即每分钟500字来计算,29分钟可以阅读15万字左右。对开小报一个版除去照片和标题大约是3500字左右,29分钟可读40个版的内容。考虑到广告版、图片版以及给读者预留选择阅读的版面等因素,笔者认为都市报佳版面数应该在60版左右。我们称之为“60版路线”,由专业的采编人员从浩瀚的信息中选出对读者有用的信息、安排合适的版面,并采用合适的表现方式将这些信息加工得可读、易读,让读者看半小时就晓天下。“60版路线”对广告商来说,则意味着被注意力的大化。
浅阅读实质上就是从形式上编排上让读者“易阅读”。南京晨报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是封面导读版改“一图独大”为“多元导读”。报纸上的特色板块、重点栏目、重点文章甚至图片等在导读版上都有所体现。这样既解决了图片不能永远得到保证、不能总是体现突出新闻点的弊端,又实现了导读信息量的大化,大程度地满足不同读者对不同信息的需求。二是在版面设置上坚持板块化操作,“特别新闻”“特别服务”“特别阅读”“特别财富”四大板块细分,让读者可以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三是在标题制作上,《南京晨报》要求大限度地用事实说话、大限度与读者沟通,一个标题就是一条简讯,一个标题就是一条微博,让读者一眼就能了解新闻的梗概。四是在版面表现上力求易读,能用图的不用表,能用表的不用文字,用简洁的方式传达信息。
与新媒体比原创、实效、高度
有人统计,如今《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相当于17世纪学者毕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的总和,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
我们认为,报纸与微博,不比海量比原创,不比时效比实效,不比速度比高度。《*》“观点版”2011年底被《新周刊》评为“年度报纸”,因为“它有直面现实的勇气、锐气和正气,以其时效性、开放性和思想性的表达,已成主流观点供应商。它说‘人’话、察‘民’情,扩大了中国大报的肺活量和传播半径。”有篇题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的言论指出,“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一方面,有些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难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有些声音只是‘说也白说’,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是社会管理者应尽之责。”在《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的文章中呼吁,“多元表达难免会有‘异质思维’,甚至给人‘鸡同鸭讲’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欣赏理性平和讨论,期待闻过则喜的态度……其实,不同声音乃至反对的意见,还是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资源。”针对春节前夕农民工回家遭遇火车票网购门槛一事,观点版及时发表文章《农民工融入不只是改称谓》,提出“要真正实现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并非称谓改变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