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去雾霾天,擦亮雾霾心
- 2015-01-09 15:01:324926
雾霾认知,科普难普
如果说言论和所见是一种尚且有型的压力,锐利而刺痛;雾霾便是一把无形的钝刀,带来冗长的折磨与乏味的期待,并且因着它难以用数值来表示,人们无法对其有具体的概念而更为致命。
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烟尘含量在0.12到0.44毫克之间,每立方米0.49毫克上升到了2.46毫克,每立方米0.41毫克……这是一个数据的时代,然而数据时代并不代表这是数据有效利用的时代。庞杂数据的简单罗列非但带来不了专业与的讲述,相反的,它让知识的普及与中国非抽象化的认知越走越远。除了极少数的人群,更多的人们难以明白数据带来什么,更遑论明了这只是1951年伦敦雾霾情况下局部的空气情况。
问题随之而来,拿什么来衡量雾霾的影响与危害?
人在痕量事物的时候常常陷入一个先入为主的误解,因着人的评价纵使客观,也是主观所出发的。而相比陌生的数据,贴近日常的统计有着更好的警醒作用。“伦敦城的雾霾天气状况总共造成了超过1.2万名市民的死亡……”休谟《人性论》里也提出,贴近日常的事物远比辽远的印象更具效力,高大上的理论如若“遇冷”,放下身段重述科普,或许更能为将来民众认识的深入打好基础。
雾霾深知,对抗难抗
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如同英国一般,问候天气替代了问候用餐,或是只是一眼便辨别了窗外天气的污染程度。
越来越多城市的AQI(空气质量指数)频频破百,让“霾”的认知程度进一步升温。终于也引起了民众的重视,乃至过度的重视。有管子的企业都被冠上了“污染”的大帽----企业都是有污染的,有污染是不对的,有污染的都该停止……可什么样的企业是污染的?如何判定?以什么为判定的度?
可怕的情况,并非是无知,而是一知半解被当成了全知。雾霾增长,生命的长度被缩短,尤其会影响那些健康状况不佳的人;言论的恶化,企业的转型时间被缩短,中小企业的进退问题更为两难。
呼吁往往成为一个起哄的过程,在“人群”中说的声音,因着其“民众呼声”的缘由,远比科学合理的解释更得人心。面对雾霾的匆忙应战,“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理念变得更受热捧。动则要求立法,怒则群起控诉,苦的是那些企业。有些企业本能做好,却不堪言论乱及手脚;有些尚未有能力做好,却未受宽容而被一棒子打死。就像是要求初生的婴儿学会奔跑,经过的云晕都能降雨,一切都是那么“想当然”,仿佛大跃进的口号和宣言从来没有离去过。
雾霾的心,比雾霾的天空能杀死的人多得多。相比科学地普及,让人们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冷静地听述问题的前因后果更让人心力交瘁。
雾霾挂钩消费,思想转变进行时
摆平心态是一方面,看好路又是一方面。
如果说政府出台的政策予以雾霾外力地矫正,那么消费的走向将带来雾霾内在的变量。
消费习惯快捷地反应民众的心态变化,也能迅速地改写消费市场的市场动态。幸好的是,经济消费方式的变化带来,将带来民众思维的变化,个性与自我意识的思考将成为主流并促进雾霾改良的举措。
*工作会议对现今消费形态的总结是,“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前者是“物质匮乏年代下来的消费习惯,大家一起买的时候供不应求,产能一窝蜂上来之后,大家的需求又开始转向下一波消费热潮,由此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这种消费模式,*地植根人心,带来从众心理存在并仍需要存在很长的时间。后者“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有了更大自主权,开始追求自己明确的喜好。”
个人个性的消费追求,将带来大批量个性的选择。民众抱怨的同时,往往忽略自身才是企业寻求改变的大诱因。大道理无需多言,理性的选择,个性、绿色、环保的诉求无疑助力于生产与企业的转型,毕竟,市场需要才是企业变化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