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要防止出现“未强先衰”
- 2012-09-07 09:09:391448
上海证券报发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文章称,自金融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就开始陷入了某种程度的停滞状态。现在,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据国家*公布的新数据,今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同比下降2.7%,而7月当月实现利润3668亿元,同比下降5.4%。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5个行业同比下降,其中大部分属于制造业。让人感到不安的是,今年以来,制造业全行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几乎是月月下降,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阵地之一,制造业的低迷再次导致了农民工的返乡潮。据有关调查,在浙江、江苏、福建等制造业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民工返乡的情景已经提前到来。
就在中国制造业陷入低迷之际,美国则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吸引本国制造业回流。而随着海外劳工成本的上涨,以及超长供应链等多种因素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正在考虑将原先位于海外的生产基地搬回美国本土。根据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管理专家大卫•利维近对108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公司调查显示,有14%的企业明确打算将部分制造业迁回美国本土,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则表示正在考虑为回岸采取措施。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回流,无疑对承接国外加工制造业的重镇中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文章分析,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似乎来得太早了些。19世纪中期,英国曾经依靠其“世界工厂”的地位,使其经济发展创造了历*的高水平,同时也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但随后,英国工业资本大举对海外投资,20世纪初,英国海外投资一度超过国内投资的规模,致使英国国内工业生产从19世纪末期开始下降,技术进步速度明显放慢,后被美国和德国超过,从“世界工厂”跌落为工业品进口国。
美国则复制了英国制造业发展的老路。早在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产量就已相当于欧洲主要国家的总和,占*的1/3以上。1929年美国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43.3%的高值。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美国制造业开始衰退,此后美国经济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后工业化特征并且持续低迷;1990年代后,美国借助信息技术革命,实现了工业结构向“高新技术化”方向发展,使制造业重振雄风。美国制造业协会的报告显示,1992到1997年美国GDP增长的29%来自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增长贡献大的部门。但近些年来,美国开始实施“非工业化”政策,降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萎缩和衰落,其占GDP比重下降到2004年的12%,就业比重从高时的35%降到目前的10%左右,远远低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
新的例子则是日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依靠制造业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到1970年,日本的制造业工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一度高达27%,日本制造更是在市场上傲视群雄。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经济泡沫破灭以来,日本的制造业开始走向了漫漫的下坡路。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