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国新:从普通工人到“印刷工匠”的27年印刷人生
- 发布时间:2016-05-18
- 浏览次数:7134
多年来,他在实践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经他眼睛一扫色彩度达到99%;他在一线生产中练就一双巧手,经他手的印刷产品、机器故障排除、技术革新传承,至少为企业带来了千万元的效益……
他就是江苏凤凰扬州鑫华印刷有限公司的技师莫国新,从当初一名普通的工人到省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他在印刷一线已“奋战”27年。
炼成工匠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苦练27年
“这个黄色多了,蓝色需要再加5%。”在江苏凤凰扬州鑫华印刷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记者采访时,莫国新正在针对产品的色差指导机长纠正。莫国新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在6分钟内分析出某种色彩的红黄蓝颜色比例,度达到99%。凭着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2008年全国首届印刷技能大赛中,莫国新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从普通工人走向工匠,这一路,莫国新付出了27年的心血。
1989年,只有初中文化的莫国新从高邮农村来到扬州印刷厂当工人,那个时候不懂技术,就整天和机器“粘”在一起琢磨,不懂就问师父。
莫国新有个“职业病”,喜欢“看颜色”。从大自然的颜色到各种电影海报、书籍、产品包装的颜色,然后揣摩,也正因为这样,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1994年春,莫国新迎来了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次学习机遇,参加了上海印刷学校“第十四期全国多色机机长培训班”。初到上海,莫国新顾不得游玩,为尽快消化吸收新的知识,整天泡在学校图书馆,“那个时候的感觉是越学越明白,越学越有味,大有茅塞顿开、拨云见日的感觉。”
技术高超 他是客户青睐的“放心机长”
1996年底,公司投入1100万元从德国引进了先进的海德堡四色胶印机,莫国新和另一名同事同时被任命为机长。新机器调试期间,莫国新在厂里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其实,我这是和机器‘谈恋爱’呢。”莫国新打趣地说,新机器就像人一样,需要磨合。观察、记录,遇有不懂的问题立即向工程师咨询,把机器的结构、性能、操作要领、操作规程等了解清楚。
经过半个多月紧张的安装调试,机器很快就正式投产。鑫华印刷也凭借高品质产品在全省印刷行业中打响了品牌。客户慕名而来,江苏省美术出版社特别信任莫国新的技术,把原先在深圳印刷的业务转过来,还有许多广告公司指定莫国新的机台承印各种产品。
“我操作的设备是世界的,理所当然生产的产品,为公司创造的效益。”这是莫国新常说的一句话。
由于他技术高超,热心服务,被客户誉为“放心的机长”。
不吝传承“宝贵经验” 成印刷行业实战手册
2010年以来,莫国新先后被提拔为车间主任、彩包印制部副经理。虽然坐进了办公室,但他每天上班的件事仍是换上工作服下车间。排除故障也是莫国新的日常工作之一。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莫国新也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一卷不起眼的透明胶带在莫国新看来却是非常实用的“宝贝”。“它在印刷上还有一些特殊功能,比如修补橡皮布轧痕、粘贴印版拖梢裂口等等,既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又让企业降低成本。”2002年以来,莫国新在行业刊物《印刷技术》上相继发表20多篇技术文章,《透明胶带的妙用》还获第八届全国印刷技术征文大赛二等奖。
工作27年来,莫国新一直保留写日记的习惯。“每次遇到机器故障,用什么方案怎么解决,我都会一一记录。”如今,莫国新的这些“宝贵经验”已经整理成《胶印领机实战手册》出版,只要厂里进来新员工,他都会免费送一本,而且这本书已成为印刷行业职业培训教材。
“作为一个老的国有企业,需要像莫国新这样的工匠。”公司分管副总汤小平说,工人与工匠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工人要成为工匠要付出很多心血,尤其是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时,需要越来越多这样的工匠。
(原标题:莫国新:普通工人变“印刷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