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印刷人物】依靠技术立身的印刷大专生

发布时间:2013-06-25
浏览次数:1113
      【ppzhan摘要】又到了一年毕业季,在号称“难就业年”的压力下,不少毕业生都愁眉不展。然而,没有家庭背景,只有大专文凭的安宇亮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和素质,轻易地找到了工作。

      没有本科文凭,没有后门关系,没有父母庇荫……来自河北的农村娃安宇亮,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大专生,在竞争激烈的求职路上,他却走得格外顺还没投简历,他已凭着“技术”,在本市一家专业印刷设备供应企业找到合适岗位,负责设备日常维护与检修。“一进去起薪就是3000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与公司一起发展,谋得更高的职位和薪水。”对未来,小伙子踌躇满志。

      自我定位:走“技术路线”

      至今小安仍记得,刚进校时系主任的讲话,“出版印刷高专要培养的是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这不仅成了他三年来奋斗的目标,更是对自己的求职定位没父母人脉,那就靠技术打天下;不是本科毕业,大专学习实践机会更多。

      事实上,小安找工作,走的就是“技术路线”:大三实习,用人单位满意,正式录用,水到渠成,却也“波折重重”。当初小安申请实习的履历上,各种技术证书罗列,面试考官虽然欣赏,却也希望他在实际工作中证明自己。两周的岗前培训,在校时各科成绩的小安一下子有点懵,行业里实际使用的型号设备和教科书上、学校实习时用的不一样,当真是一头雾水。小伙子没慌,上班时盯牢带教师傅,熟悉操作要领,下班后反复翻看设备资料,仔细回忆学过的基本理论,慢慢摸索,逐步达到胜任岗位的要求。终,漂亮的实际工作表现,令他早早被正式录用。

      三年准备:练成多面手

       技术功底和学习能力,成为小安求职的“敲门砖”,这些都非一朝一夕练成。对他来说,大专学习生活并不轻松:三年135学分、平均每学期近25学分、每堂课需要连上2小时。机械制造、CAD制图、数字印刷……苦读之下,小安的成绩始终保持专业前五名,更在平版制版工(数字印刷技术)和印品整饰工(模切、烫金、覆膜)这两个高难度工种下狠劲磨练。小伙子深知,下的每一分功夫,都是将来就业时的砝码。

      以模切为例,作为印刷成品前的关键步骤,模切的每一个细节工序把握不妥,都可能导致整个批次的印品报废。木质模板上嵌有钢刀,安宇亮需要在合适的位置贴上压痕条,或产生折痕,或剪裁多余部分。每一次印刷都得仔细调节模板压力,既需要丰富经验,也离不开精密计算。如今,他两只手上练出的道道刀痕,换来了技艺,连工厂里的老师傅看了都赞不绝口。

      第三届全国印刷职业技能大赛开赛,安宇亮凭借实力顺利通过全校近500人的激烈竞争,成功获得参加全国比赛资格。此次印前、印刷、印后3个项目都仅有15人左右入围,而他是通过两项考核的学生。决赛中,他在印品整饰和平版制版两个项目组中分获全国二三等奖,成为少有的“多面能手”。

        更远目标:回家乡创业

        从理论到实践,如今进入印刷出版行业,小安真正爱上了自己所学。回想当初填报志愿,还挺庆幸自己的选择。

      “我的高考分在河北属"三本",填报志愿时,选择不多,就想着找一个可以好好奋斗的行业”。小安深思熟虑,自己有一定的审美基础,手也灵巧,这些都是优势。终的志愿表上,上海印刷出版高等专科学校的印刷设备工程系,被他写在了格。

      对于现在的单位,小安很满意,“我工作的公司在华东地区甚至全国都挺有影响力的,留在上海好好干,未来发展空间很大。”除此以外,他也有长远规划,那就是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将来有可能的话自己创业,“出版印刷行业在上海已经发展很好,回到河北创业,可能会有更多机会。”

      

上一篇:湖湘之子——高金海

下一篇:【印刷故事】刘美松与活字印刷的不解之缘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