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我国中小型印刷企业发展四大盲区
- 2012-07-25 09:07:092101
对策:有计划地培养接班人
民营印刷企业将面临经营者大规模换班的问题。汪伟程强调,能否顺利实现企业家队伍的更新换代,已成为事关国内民营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课题。
,要努力提升企业家素质。国内民营经济发端于农村,导致企业家队伍学历、年龄结构不尽合理,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亟须提升企业家素质。
第二,要有计划地抓紧培养事业接班人。从国内民营印刷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民营印刷企业仍将以“两权合一”的家族企业为主,要抓紧培养事业接班人。
中小型民营印刷企业,一要制订一个培养接班人的周密计划;二要更新观念,培养子女既可坚持自己带,也可请别人带,或到其他企业去学习、磨砺;三要打破企业由子女接班的固定模式,子女具备接班能力的接班,不愿或不能接班的应引入经理人,或出让产权,或同其他企业重组。大型印刷企业特别是实行多元化战略的大型印刷企业集团,或者家族中后备人才缺乏的民营印刷企业,应当及早考虑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进职业经理人。
杜绝官僚化倾向建设创新型印企
采访对象:周兴国北京一二零一印刷厂厂长
问题:中小型印企格局雷同
“中小型印刷企业普遍格局雷同,缺乏特色。”周兴国认为,企业发展一靠规模,二靠特色。中小型印刷企业不具备规模效益,要靠专长和特色求得发展。前些年,在行业*时,产业不断扩张,产生盲目引进和重复建设现象。由于一些中小型印刷企业风格雷同,你做什么,我也做什么,彼此缺乏差异和特色。印刷企业产品结构相似,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群体,各个印刷厂都存在淡季,造成资源闲置。
另外,印刷行业化趋势,挤占国内中小印刷企业利润空间。国内印刷企业竞争,已经显示出商场如战场的局面。随着国内印刷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印刷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加快,世界500强企业有450家在华投资,中国目前有外商投资印刷企业2000多家。
近年来,每年都有上百家“三资”印刷企业获得批准成立,投资总额达几十亿美元。法国贝塔斯曼已经落户中国;当纳利也在上海开办了一个特大的现代化印刷厂,仅短短两年,它的15家加盟店就在全国各地开花。他们凭着雄厚的资金、*的技术和设备、灵活的经营机制与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剧了国内印刷市场的竞争,挤占了一部分市场份额,并且有逐渐扩大市场份额的趋势,对现有的印刷企业直接构成了冲击。
目前,中小型印刷企业的老板多数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他们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周兴国说:“当印刷企业由小做大到了一定规模以后,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诸多管理上的弊端渐渐显现。比如有的印刷企业*人依然保持创业时期的‘光荣传统’,凡事亲力亲为,整日埋头拉车,他们忘却自己应当担负的‘指挥官’职责。有的*人不懂得按体系办事,又不会放权,事无巨细皆管之,结果企业中大事小事全汇集到企业*人的身上,‘剪不断,理还乱’。大多数民营、私营印刷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当完善的规章制度,试图通过体系来约束员工,以达到管理的目的,但由于*人亲自管理,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决定*于制度之上,造成了有些事、有些人不受制度的约束。久而久之,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的观念淡薄,或者当着*人面一套,背着*人面另一套。”
对策:建设创新型企业
印刷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要求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具备全局性的眼光,注意对大事的研究,特别是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的研究。简单地说,企业的必须舍小就大,舍内就外,这就给艰苦创业的初步成功者在素质和特性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周兴国认为,要建设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要增强企业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是企业生命力之根、竞争力之本、创造力之源。要建设学习型企业,树立忧患意识,着力增强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发明、反思、推广、执行的能力。要拓展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探索企业内部知识分享的办法。要在重视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经营团队的学习能力,并转化成企业组织学习能力。
第二,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中小型印刷企业要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同时重视原始创新。可在范围内同行业中寻找战略伙伴,通过持有外国公司股权,跨越式提升研发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双赢。积极参与国内专业标准制定工作。
第三,要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一是具备实力和条件的中小型印刷企业,应当积极争取上市。企业上市不仅仅是解决一个企业融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引进一套外部规范机制,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二是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印刷企业进入金融领域,发展金融机构,推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目前,世界500强中80%以上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产融结合。三是建立灵活的企业治理结构,避免出现国有印刷企业和一些大公司存在的“官僚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