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绿色印刷是否只是推进柔性版印刷
- 2012-01-05 16:01:361974
4.绿色印刷从中小学教材开始的利弊是何?
数年前,政府希望做到中小学教材全部实现彩色印刷,但在实际推行中,终还是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先要保证有,然后再谈彩色印刷,不搞“一刀切”。实现“3年内中小学教材推行绿色印刷”的目标,执行者应“以史为鉴”,从实际情况出发。退一步讲,如果三年内不能通过绿色印刷认证,企业就不允许印刷教材,这是否会把部分专业印刷企业逼上绝路?是否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一连串的问题,值得探讨和深思。
5.绿色印刷是否只是推进柔性版印刷?
相对于胶版印刷使用的油墨含有多种重金属成分,柔性版印刷使用的水性油墨显得绿色环保,因此,有人在发展绿色印刷的过程中开始大张旗鼓地推崇柔性版印刷,这是一个误区。
任何一项工艺都有长处和短处。柔版印刷工艺存在印刷精度不及胶印,制版成本相对较高,印刷速度落后于胶印等诸多问题。我们不能在提倡绿色印刷的时候,忽略胶印工艺,而对柔印另眼相看。
再则,如今胶印面对电子书威胁,生产能力过剩,未来新发展起来的生产能力同样不会幸免。须知,过度开发与浪费同样是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要求背道而驰的。
6.通过绿色认证是否就意味着生产过程一定能达到绿色?
在对发展绿色印刷的真正意义认识尚不到位的情况下,印刷企业一方面是埋怨,另一方面为了求得生机,又急切希望在时间完成认证。问题是,企业认证达标以后能否坚持按标准组织日常生产,是否有相应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只是为了拿证,日后工作又一切如前,认证就失去了意义。
有人把改变这一状况的希望寄托于一年一度的复审与不定期的产品质量抽检上,毫无疑问,复审和抽检对企业会有威慑作用,但抽检的覆盖范围毕竟有限,难以进行全面监督。只有企业自觉走绿色之路,才能保证绿色印刷的真正落实。
7.认证是否应该更多地向公益方向转变?
绿色认证需要费用,企业除了向认证公司、咨询单位付费,还要交纳环保机构出具检测证明的费用,这对效益本已不佳的书刊印刷企业而言难以承受。何况,在认证获得通过以后,每年还有年检、测试等各种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其他流程。
检测和认证工作应该向公益方向转变,为印刷企业减压。广东省的诚信认证工作落实情况不错,很大部分原因就是企业申报、政府埋单、按规范检查。
8.现行标准在某些环节尚待商榷。
首先是对材料的使用规定有点超乎实际可能。标准对照明、使用免冲洗印版、利用再生纸、油墨的重金属含量、提倡用PUR胶替代EVA胶、提倡使用预涂膜,乃至于对印刷生产中使用的抹布都做了明确要求。
其中涉及到两点问题,一是这些材料是否市场上都已齐备,二是企业是否有使用此类材料的经济承受能力。再则,标准定制要求高,但高标准容易流于形式。正确把握执行方向与力度,标准才能充分发挥效用。
总之,印刷强调绿色环保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把好事做好才算达成目标,但愿有关部门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少一点功利,多一些实绩,在发展绿色印刷方面切实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