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书刊印刷行业内忧外患 面临困局与转型

2011-03-29 10:03:251739
来源:中印网

  行业自救
  
  “内忧外患”使书刊印刷行业面临的市场困境。面对难题,书刊印刷行业并未坐以待毙,而是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积极行动起来,遏制行业非理性竞争,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近年来各地协会陆续出台行业指导工价,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书刊印刷价格非理性下滑的局面。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导致的印刷工价单边下滑令书刊印刷企业叫苦不迭,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近年来在行业协会的主导下,上海、宁夏、安徽、江西、内蒙古、北京、湖北等地陆续出台了本地区的印刷指导工价。其中,北京印刷协会的细致工作尤为典型。为了让指导工价更具说服力,北京印协用半年多时间对北京印刷市场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指导工价草稿,并多次组织供需双方征求意见,终形成定稿。此后,为避免指导工价成为纸上谈兵,北京印协又通过发布会,致出版单位公开信等形式广泛宣传,以求行业认同。经过多番努力,北京印协理事长任玉成对指导工价执行效果表示满意,他说,指导工价不仅遏制了书刊印刷工价非理性下滑的局面,而且部分出版单位在了解了印刷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后也愿意把工价调整到更合理的水平。
  
  其次,困扰书刊印刷企业多年的增值税率问题终得破解。*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和发行单位都是按照13%税率缴纳增值税,而作为出版体系中必备一环,书刊印刷企业的增值税率却是17%。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级印刷协会奔走呼吁多年,终使问题得以解决。2005年底,《*、*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自行购买纸张,印刷有统一刊号(CN)以及采用标准书号编序的图书、报纸和杂志,按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这意味着印刷厂代料印刷有统一刊号与标准书号的产品,就能享受13%的增值税率。这一政策虽然在落实中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但部分已经受益的大型书刊印刷企业每年少缴的税费达到数百万元,对在微利与亏损边缘徘徊的书刊印刷企业而言,数百万元的意义可想而知。
  
  转型破题
  
  行业积极自救一定程度上纾解了艰难市况下书刊印刷企业的经营压力,却难以化解书刊印刷企业对市场前景深远的忧虑。尽管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都否认纸质书刊将完全被电子书所取代,但在媒体日趋多元的情况下,纸质书刊的式微将不可避免。实际上,自从1998年我国图书销售册数达到77.03亿册的之后,图书市场便几乎一直处于单边下滑态势,近两年虽有所反弹,但整体走势不改。在越来越多的书刊出版单位将数字化转型列入工作日程的时候,书刊印刷企业的老总不得不思考同样的问题:书刊印刷出路何在,转型是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表明,转型已经成为部分书刊印刷企业的主动选择。拥有印刷工业“国家队”之称的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在规划未来几年发展蓝图时,明确提出要在书刊印刷之外积极发展包装印刷;历经多次改革重组的上海印刷集团针对书刊印刷业务比重占90%的情况,提出要在巩固书刊印刷市场的基础上,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商业印刷,开拓数字印刷、IC卡印刷和票据印刷市场,尽快使书刊印刷和商业印刷业务的比重各占50%;创建于1945年的东北地区大型彩印企业辽宁美术印刷厂在耕耘书刊印刷市场60多年后,正在探讨涉足不干胶标签印刷市场的可能。谈及上马不干胶标签项目的初衷,厂长许宏贵表示,书刊印刷市场面临很多问题,转型是企业早晚必须面对的课题。
  
  有的企业转型刚刚破题,有的企业则早已行走在转型的大路上。山东新华印刷厂临沂厂(现已更名为“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面对书刊印刷市场的困境,努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目前已经成为集印刷、图书配送、物资供应、版材生产、设备贸易等一条龙产业链于一身的综合性印刷物流集团;以湖北新华印刷厂生产主体控股组建的湖北新华印务股份有限公司,在书刊印刷之外投身报纸印刷、包装印刷领域,在国有书刊印刷企业中突围;民营书刊印刷企业博海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深感低端市场竞争之惨烈,于2008年启动精品化转型战略,经过设备、技术、管理提升,在市场上逐步站稳了脚跟。
  
  梳理近年来书刊印刷企业转型突围的思路,可以发现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是精品化,即坚守书刊印刷主业,从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低端书刊印刷市场逐步过渡到竞争相对缓和的市场;二是去书刊化,即加大非书刊印刷市场的开拓力度,降低企业对书刊印刷市场的依赖,目前很多企业将包装印刷或商业印刷作为突破方向。
  
  三道“难关
  
  突围思路的选择显示出了书刊印刷企业对印刷市场未来走势的清醒认识。在业内专家看来,以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为依托的包装和商业印刷市场在未来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而强调视觉效果的精品书刊相对低端书刊而言受到电子书等新媒体的冲击要小很多。北京印刷协会统计表明,北京包装印刷和其他印刷(包括商业印刷、安全印刷、社会印件等)的利润率分别为18%和11%,均远高于书刊印刷。但是,看上去很美的包装或其他印刷市场对急于转型的书刊印刷企业而言是否就是碧波荡漾的“蓝海”?事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谈到这一问题,任玉成表示,转型对书刊印刷企业而言是正确的选择,但对包装或其他印刷市场应有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以北京为例,包装印刷看上去利润率很高,仅利乐包装和三家印铁制罐企业的盈利就占了包装印刷企业总利润的64%,此外北京双燕商标印刷公司、北京金辉印务公司等四家企业的利润总额也占到包装印刷企业利润总额的5%,除此之外其他包装印刷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实际上只有3%。在北京229家包装印刷企业中甚至还有21%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虽然包装印刷的平均利润率水平较高,但不等于做包装就能挣钱。潘晓东表示,无论是精品印刷,还是包装印刷、商业印刷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自书刊印刷市场向这些方向转型,有成功的,也有很多不如意的。
  
  面对陌生的新领域,决意转型的书刊印刷企业不仅要找准方向,还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业内专家看来,书刊印刷企业要成功实现精品化或去书刊化转型并非易事,至少要跨越三道“难关”。
  
  1.市场关。与书刊印刷相比,包装印刷、商业印刷、安全印刷等领域的客户遴选印刷供应商的条件要更为苛刻,书刊印刷企业在进入这些市场领域之前好有一定的客户和市场资源储备,避免盲目上马造成投资损失。2.资金关。转型必须以雄厚的资金为支撑,对那些深陷经营困境,现金流不足的企业而言,转型并不是好的选择。书刊印刷企业转型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备改造,例如书刊印刷转型包装除了引进必备的包装后加工设备,如模切机,还需对印刷机进行必要的改造,这都需要可观的资金。二是要有充足的铺底资金。与书刊印刷多为出版社带料加工不同,包装印刷的客户一般要求印刷厂垫资采购包装材料,且付款周期很长,这就需要印刷企业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做基础。3.人才关。进行去书刊化转型不仅要求印刷企业要有能够攻城拔寨的市场营销人员,还要有熟悉包装印刷工艺的技术人才。包装印刷品对色彩一致性的要求比书刊更严格,如果技术人员经验不足,质量达不到客户要求被拒收,企业将面临很大的损失,潘晓东介绍说,上海就有转型书刊印刷企业在与包装客户的合作中,因为包装品色彩一致性不过关而被拒收重印的情况。
  
  路在何方
  
  三道“难关”像三座大山横亘在书刊印刷企业面前,令看上去很美的转型之路充满艰难险阻。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少书刊印刷企业试图转型包装印刷市场,但折戟沉沙者多,华丽转身者少。有的企业为转型包装印刷斥巨资进行设备改造并专门设立包装车间,但因为得不到市场认可,不仅包装板块没有起色,书刊印刷业务也持续萎缩,终只能关门大吉。
  
  刊印刷企业而言,转型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书刊印刷企业在转型方向的选择上要谨慎务实。从书刊印刷到包装印刷,看起来跨度很小,实际差异很大。相对去书刊化转型,一般书刊印刷企业从低端产品向产品转型要更容易一些。同时,企业转型要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提高成功率。任玉成举例说,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有限公司从一般印刷市场成功进入高仿真复制画领域,使公司品牌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其成功的关键是公司在印前色彩管理和制版技术上有深厚的积累。
  
  其次,书刊印刷企业在转型方式的选择上要有足够的灵活性。目前,很多书刊印刷企业希望通过自身力量完成业务的转型与突破,但由于缺少相关市场经验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成功几率很低。而通过并购、联合、重组等方式,与相关领域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可以快速切入相关市场,规避从零起步的不确定性风险。例如,原本专注于书刊出版、印刷的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于2008年收购了江苏太平洋印刷公司南京工厂,2009年再次收购三家民营印刷包装企业,一举切入包装印刷市场,丰富了印刷板块的业务范围。
  
  第三,在积极谋求业务转型的同时,书刊印刷企业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通过资源整合壮大自身实力。书刊印刷企业各自为战,普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是造成市场产能过剩和工价下滑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书刊印刷企业要摒弃传统思路,通过同业整合,壮大自身实力,降低经营风险。目前,北京印刷企业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北京艺辉印刷有限公司、北京彩虹伟业印刷有限公司、精美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三家原本各自为战的书刊印刷企业,通过资源重组成立了北京艺虹印务有限公司。其中,艺辉公司的场地和厂房以优惠价格租赁给新公司,精美公司的印刷设备以租赁形式交由新公司使用,彩虹和艺辉再追加一些印后生产设备和相关印刷设备,三方按投资比例分配利润。通过整合,既避免了三家企业各自发展的投资风险,又实现了规模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给合作三方都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国内出版业上市的利弊分析

下一篇:民族品牌耗材和国外品牌耗材共赢之道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