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到底应不应该进口洋废纸?
- 2019-05-15 09:05:411348
前几天一位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禁止进口洋废纸的话题。行业内纸业专家看到后,做出了回应,所谓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问题也不一样。
研究员发表对洋废纸的看法
警惕洋垃圾化妆术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自国家于2017年7月颁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至2018年底,废塑料进口已经基本杜绝。去年进口的2241万吨固体废物中,洋废纸占76%,达1705.5万吨,成为“全面禁废”行将攻克的后堡垒。
但是,有纸业专家却提出了异议:“我们可以不叫废纸,可以叫废纸回收原料。要容许含杂率占0.5%或者更高的废纸进口使用。”在他们看来,只要更个名换个姓、贴上“废纸”标签,洋垃圾便可堂而皇之长驱直入,一路绿灯通关闯卡。然而,垃圾终究是垃圾,即便“洋垃圾”也不例外。
*固废司司长邱启文明确指出:“固体废物不是原料产品。对于固体废物的定义,上巴塞尔公约早有法律含义的界定,而我国环境部的定义也与接轨。”即使含杂质率较低的固体废物,在如此大量的进口基数下,对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仍然影响巨大。
按2018年洋废纸进口量1705.5万吨、含杂率0.5%计,其含杂总量高达885150吨。其可能携带的外来细菌、病原体,以及有毒重金属、含放射性元素的有害物质等,一旦扩散(而这种扩散在运输、分拣、存储与生产加工中很难避免),轻则致直接接触者病残,重则对全社会的公共健康构成威胁。此外,处理因洋废纸所生成的污染物,还需要投入极其巨大的人财物力。
修筑抵御固废的长堤,是保卫祖国绿水青山不受污染、人民健康不受侵害的重要举措。而入侵固废——进口洋垃圾里,“洋废纸”占了大半。如果让洋废纸以原料的名义继续涌入中国,那么,各种洋废金属、洋废化工制品当然可以以同样或类似的理由接踵而入,国家禁止洋垃圾进口的环保政策就会流产。因此,我们要同心协力共御固废,全面彻底地禁绝洋废纸入境,绝不允许任何人用任何借口把中国变成垃圾的堆埋场。
之前,进口洋废纸多用作包装瓦楞纸生产原料。在国家“禁废政策”颁布后,*进的造纸、用纸企业积极响应:或调整产业布局,建厂海外,把洋废纸在来源地加工成无害的纸浆;或重新布局采购网络,打通成品纸渠道供应国内。京东、顺丰等电商、快递公司也研发出了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新型绿色包装。
自2017年底到2018年年中,洋废纸进口的减少一度使箱板瓦楞纸价格产生波动。面对挑战,我国的造、用纸企业攻艰克难。自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纸价大幅回落并趋平稳,市场实现了新的供、需平衡,造纸企业赢利持续增长。对洋废的治理成为中国纸业*企业培育新结构、形成新格局的重要契机和必经过程。
既然如此,依赖洋废纸进口再无必要;那么,为什么还有人继续为进口废纸奔走呼号?
2018年3月,美国就要求中国“取消废纸进口禁令”。这倒是与少数为洋废进口而游说四方的国内企业、专家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原来,在美国废纸出口总量中,近半数由几家中国纸企所掌控,他们把洋废纸连同所携带的污染和病菌一起进口到国内,从这种低端的贸易与加工中赚取颇为丰厚的多重利润。
再者,这些企业打着“使用废纸加工造纸”的循环经济旗号,还享有国家50%增值税返还的优惠政策;但在坐享税收减免、利润叠创新高之时,他们又何尝对国内废纸回收利用作出些许贡献?
事实上,固体废物是不是原料,废纸究竟该不该进口,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就以行动作出回答:他们都是废纸净出口国!即便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欠发达国家,也正紧锣密鼓地研究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方案。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进口固体废物对大气、土壤、水的污染,正严重破坏着各进口国的生态环境。
我国实施“禁废政策”、大幅削减洋废纸进口的实践,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完够也必须持之以恒。
中国纸业对洋废纸一度如此依赖,或就因为把太多的精力耗在为继续进口洋废纸寻找理由,为眼前的蝇头小利寻找借口,甚至想出为洋垃圾改名,以规避禁废政策这样自欺欺人的“损招”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每一个中国纸业人都把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倾注于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中时,洋废纸就将成为实至名归的“废物”。
原文摘抄(作者为华顿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但是纸业专家对此有不同的见解并作出了相对的回应
纸业专家认为:废纸不“废”!
概念有所混淆
从文章看,作者提出观点的论据多来自网络信息,作者本身对造纸行业并不了解,也没有实地的调研或者采访,也或者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导致了作者提出的观点,与当前国家的环保政策并不相一致,对当下中国造纸行业的发展也不适用。
在2013年,就在讲话中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他强调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造纸产业,特别是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制浆过程简约,而且能耗低、污染少,是典型的循环、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行业,研究生态环境的学者把“废纸”称为“城市森林”。
废纸既是“森林”,自然就不会是“垃圾”。而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洋废纸……是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必须攻克的后堡垒。”显然是把进口废纸、固体废物与洋垃圾几个概念混淆了。
固体废纸不等于洋垃圾
在2013年1月31日*发布的《*关于加强进口固体废物监管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的通知》,将“固体废物”定义为国家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可以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洋垃圾”的定义则是在《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中所列境外产生的电子垃圾、生活垃圾、医用垃圾、工业矿渣、旧服装、建筑垃圾等。显然,固体废物不等于洋垃圾。属于固体废物的进口废纸,也就不会是洋垃圾。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废纸与已经被完全禁止进口的废塑料、废钢材不同,是目前污染低、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造纸原料,对于缺乏原生浆的我国来说,废纸资源是我国成为造纸业强国的坚实基础。
不提倡进口废纸全部取消
首先来说,这对减少洋垃圾进口并没有实际意义。前文提到了,进口废纸本身不是洋垃圾,而且现在进口废纸的含杂率已经降到了0.5%以下,也是理论上废纸可能的低含杂率,尤其是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在国外、国内两道严格检查后,随进口废纸进入国内其他杂质的数量已经微乎其微。即使有极少量可能带入的杂质,通过国内造纸企业在生产工艺、废渣利用等环节的创新与投入,已经可以实现资源的大化利用,固体废物的零排放在某些企业已经达到。
其次,我国造纸行业*面临纤维原料短缺的现实,国内生产原生木浆的数量不足,增长空间有限,国内可回收使用废纸的利用率已经接近极限,非木浆虽然有发展前景,但是短期内还面临规模化生产与环保的技术难题,增量不会很快。因此只能通过从国外进口纤维原料来支撑行业的发展,这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还增加了中国企业发展的对外依存度,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据中国造纸协会年度报告,2018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0435万吨,较上年减少了6.24%,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造纸行业产量下降快的一年,这里面有国内宏观大环境的影响,而进口废纸量的大幅下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也给上下游的回收、装备、化工、包装、印刷、物流等多个相关行业带来了影响。
从2012年起,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议都把“稳中求进”作为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造纸行业的发展也一直紧随国家这一方针,用转型升级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然而如果没有“稳定”的原料供应,行业的“前进”就没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