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产业关注:提质增效催动“机器换人”

2017-12-18 10:12:232587
来源:中国包装印刷产业网
  【中国包装印刷产业网 企业关注
  企业“机器换人”的动力何在、成效何在、制约何在?“机器换人”潮预示了哪些制造企业发展新趋势?
 
  近日,南海*(以下简称“南海检验*”)实地走访10余家南海制造企业,摸底调查了近200家南海乃至佛山的企业,对企业“机器换人”现状及趋势进行深入了解,并形成调研报告,对上述问题作出了解答。
 
  调研报告显示,通过“机器换人”,多数佛山企业均实现了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能耗降低,并有企业借此切入个性化、定制化生产领域。但同时,在“机器换人”上,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技术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才和激励政策问题仍相对突出。
 
  为此,调研报告建议,为解决企业“机器换人”的资金问题,地方政府应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产业、金融和财政政策组合。同时省、市、区要协同制定推动“机器换人”的政策体系,避免出现政出多门、碎片化的问题,充分发挥政策的系统效应。
 
  主动升级成趋势?? “能自动化的全部要自动化”
 
  受访企业中,46%的企业使用了工业机器人,83.6%的企业使用了工业机器人以外的其他智能设备。
 
  企业“机器换人”的一大动力是降成本。近年来,不少南海本地的企业将目光瞄准了“机器换人”。
 
  调研报告显示,33%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重要的原因在于用工成本高,16.8%的企业则选择了相应工种艰苦、危险,招工难。这说明,劳动密集型企业“机器换人”意愿迫切。
 
  在南海,中美玩具厂通过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将企业用工数量从高峰期的1万多人降到5000多人。而广东新合铝业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则介绍,在引进3条全自动氧化生产线后,减少用工350人,一年用工成本可减少两三千万元。照此计算,3至5年就可收回技改的成本。
 
  受访企业中,52.1%的企业表示实施“机器换人”后,企业用工数减少10%—30%,40.4%的企业用工数减少10%。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机器换人”更意味着一次升级。“我们发现,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更多是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主动升级。”南海检验*调研小组成员说。
 
  广东阳晨集团董事长姚中沃对此深有体会。在广东阳晨厨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晨厨具”)的车间里,一条静电喷涂生产线、两条冲压生产线已开始运转。借由“机器换人”,阳晨厨具将摆脱“订单做不过来”的困扰,今年计划销售额比去年增加30%。“未来,能自动化的全部要自动化,不能自动化的,想办法也要自动化。”姚中沃说。
 
  调研报告显示,通过“机器换人”,67.3%的受访企业将生产效率提高10%—30%,8.8%的企业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此外。93.6%的受访企业表示,借由“机器换人”,产品的质量得以提升。如,佛山坚美铝业有限公司,通过引进自动化挤压机使成品率提升5%以上;佛山东鹏洁具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工业机器人喷釉系统后,产品的优等率接近100%。
 
  据统计,今年1—9月,南海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96.12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技改投资总额位居佛山。另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佛山开展“机器换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0多家,应用机器人超6000台。
 
  传统工厂酝酿“新制造”?? 南海携手阿里云助推企业“上云”
 
  调研发现,柔性化生产的需要也是企业“机器换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显然,“机器换人”只是南海企业迈向智能制造的步。正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新零售以后,巨大的变革是新制造。”个性化、定制化生产也正在南海企业的车间中逐渐酝酿。
 
  在佛山南海狮山镇的维尚家具第五分厂内,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订单从全国各地涌来,在系统内形成生产指令,指挥机械手从立体仓库中抓取原材料,接着传输至数控机床,自动按设定程序切割,之后封边、包装、入库,终发货。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已实现了从前端设计、生产制造、再到末端物流配送的全生产链自动化。
 
  更有传统制造企业通过智能制造从批量化生产进入个性化生产领域。如广东伟业铝厂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自动化立式氧化电泳生产线,不仅实现单一生产线亚洲大产能,还可以满足小型化、个性化订单的生产加工。
 
  不仅如此,南海也在引入“外脑”助力制造企业“上云”。在刚过去的11月,南海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云”)签约,双方将共建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据合作内容,该项目将推动南海区制造、电商和科技类中小企业上云,有效降低创业期企业的IT成本;同时,充分发动佛山本地院校与阿里巴巴加强合作,共建互联网人才培育的良好生态。
 
  当天,阿里云还与66家南海制造全国隐形企业代表签订合作协议,将携手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项目。
 
  资料显示,阿里云在今年3月正式发布ET工业大脑,以“提升1%的良品率”为目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传统的工厂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此前,ET工业大脑已进驻能源巨头企业苏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橡胶行业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资金仍是“拦路虎”?? 企业需加强认识和运用扶持政策
 
  调研报告显示,资金仍是企业“机器换人”的拦路虎。60.8%的受访企业认为,资金困难阻挡了企业“机器换人”的步伐。
 
  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一般较高,一台工业机器人的价格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加上系统集成改造和控制软件的费用,动辄需要成百上千万元,一条智能化的生产线更需要上亿元的投入,而收回成本却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当前,南海乃至佛山大力推动企业进行“机器换人”,优惠政策包括进口设备免税、设备购置增值税抵扣、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力度相当大。据统计,在2015年至2016年,佛山市共有400多个项目申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有关资金扶持,共获得市财政扶持资金2亿多元。
 
  此次调研发现,不少企业对优惠政策的认识仍有待加强。在参与调查的200多家企业中,仅有28.1%的企业得到过财政资金的支持,其中,企业对相关条件和规则不熟悉,政策运用能力较弱是主要原因。
 
  在资金之外,技术、人才也是困扰企业的两大难题。“机器换人”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既懂生产线的操作流程,又懂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和集成的人才,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紧缺。通过“机器换人”改造后,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生产线需要懂得操作的技工操作和维护,对工人素质的要求较高。超过五成的受访企业认为,“机器换人”过程中,技术难题是主要困难之一。35.1%的受访企业则表示,“缺乏人才”。
 
  不仅如此,在佛山市机器产业创新协会副秘书长邱思明看来,一些企业主,特别是中小企业主已经50多岁,对机器换人这种新事物缺乏了解,没有动力去投入改造。“我们协会有心去做(推广),但力量有限。”他说。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报告建议,可适度降低财政支持申请门槛;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重点“机器换人”项目实行中*贷款,给予利率优惠;简化“机器换人”项目前置审批手续,建立项目申报绿色通道;加快“机器换人”人才培养。
 
  南海及佛山企业
 
  “机器换人”现状
 
  ●受访企业中,年产值超4亿元的大型企业19家,占10.9%;产值介于2000万至4亿元的中型企业122家,占70.5%;小于2000万元的小企业17家,占9.8%。
 
  ●受访企业中,46%的企业使用了工业机器人,83.6%的企业使用了工业机器人以外的其他智能设备。
 
  ●企业“机器换人”重要的原因:71.1%是提升生产效率;46.8%是提高产品质量;33%是用工成本高;16.8%是招工难。
 
  ●19.3%的受访企业表示,“机器换人”让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下;67.3%的受访企业表示生产效率提高10%—30%;8.8%的企业表示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2015至2016年,佛山市共有400多个项目申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有关资金扶持,共获佛山市财政扶持资金2亿多元。截至目前,佛山开展“机器换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0多家,应用机器人超6000台。

上一篇:纸业股全线走高 玖龙纸业大涨5%

下一篇:深圳环保部门突击检查,多家印刷包装企业被重罚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