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看得见的成本,纸价狂涨还给印刷企业埋下多少地雷?
- 2017-10-31 09:10:053199
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印刷同行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主要的谈资无非是纸价上涨和环保压力。大家都感叹,本是产业链里上下游关系的造纸企业纷纷走上了效益倍增的康庄大道,而印刷企业还普遍挣扎在温饱甚至贫困线上。大家都觉得有些造纸企业不仗义,踩着印刷兄弟的肩膀脱离苦海,但更多的是难言的苦楚。
作为一个印刷人,笔者一年来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纸价上涨带来的种种冲击。
微观层面,纸张价格上涨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印刷企业经营成本上涨这么简单,它势必造成企业利润降低、违约现象频发、技术人员流失等诸多问题。宏观层面,纸张价格上涨必将影响产业格局,加速印刷行业调整和去产能的步伐。
一、微观层面的影响
1.纸张采购成本上涨,印刷利润空间降低
*,印刷企业成本核算项目一般有原材料成本、印刷用纸成本、燃料与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用、制造费用等,其中占比大的莫过于印刷用纸了。在书刊印刷企业中,纸张成本几乎可以与加工费平分秋色,由此可见,纸张价格波动对印刷企业成本变化影响之巨大。
另一个方面,印刷工价一跌再跌,不仅不能维持“94工价”,身处京津冀一带的彩色轮转印刷工价甚至只能徘徊在每色令六、七元之间。一边是工价下跌,另一边则是纸张价格上涨,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印刷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到了不能再薄的地步。
有的印刷企业高管发出这样的感叹“本来一片大好的经营形势全被今年的纸价上涨打破了,今年第三季度如果有什么闪失,企业不仅不能盈利,恐怕还要担上亏损的担子。”
大家都知道,2017年7月,三家印刷复制企业因年度考核不合格而被撤销“*企业”称号,在圈内就造成了不小的震动,让不少印刷企业的管理者后背感到了阵阵凉风。另一家印刷企业的负责人甚至担忧“如果企业亏损,行业主管部门会不会摘掉‘全国印刷示范企业’的荣誉。”
2.订货周期延长,印刷产品不能按时交付
在此次纸张涨价潮中,不少采购从业者的尊严受到了的挑战。“以前,主动权在印厂和出版社,三五个月的账期都能得到纸厂的认可。
今年变了,别说几个月的账期了,拿现金都买不到纸”,公司负责纸张采购的经理这样抱怨,“如今彻底成了卖方市场,着急用纸,只能求着纸厂,有时候一两个礼拜纸张都到不了,影响了正常生产,被车间主任责难成了常态。”
3.纸张价格迫近加工费,违约现象频发
纸价一路飙涨,目前仍然“涨声依旧”,印刷企业中业务员压力也很大。绝大多数杂志社与印厂的合同期限都是签订一年及一年以上,在纸价相对平稳的这十几年来,供需双方关于纸张价格浮动这根弦似乎放松了不少。正因如此,印制合同中关于纸张价格极少设置开放性条款,多为包干价格。
如今,在纸价非理性上涨的形势下,双方都会措手不及。纸张费用已经接近合同约定的加工费,印厂开机印刷的时刻,就已经知道当批书刊运送出厂后能亏损多少了,自然不愿意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当印刷厂向出版社交涉希望上调加工费时,当然不乏通情达理的出版社,但更多的是出版发行人员一句无奈的回复“这价格是当初公开招标的,我们无权中途上调加工费”。
印刷人自然是不傻的,掐指一算,赔本的买卖我不做了还不成吗?如此,印刷厂违约现象偶有发生,出版社不得不另寻印厂应急。更有甚者,招标程序刚刚结束,因纸张价格上浮过大,造成无法履约而不得不重新招投标。
4.出版单位大量囤纸,造成印刷企业存储成本升高
“买涨不买跌”这一采购规律在出版社纸张采购过程中同样适用,一些资金雄厚的出版社闻风而动,出资囤积大量纸张。精明的出版单位是不愿意把囤积的纸张存在自己的库房的,他们往往将提前购置的纸张调配到合作印刷企业中存放,处于产业链被动地位的印刷厂只能忍气吞声,腾挪场地供出版社占用,厂房面积小的印刷企业甚至要出资外租库房以满足出版社的需要。
据了解,北京的大型印刷企业中普遍都存放了一两万吨的客户自带纸,以通州六环边的普通库房为例,如今租金约1.0~1.5元/平米/天,如果租一个5000平方米的库房,一年就增加二三百万的成本,给利润率本就不高的印刷企业雪上加霜。
因为纸张存储挤占生产厂房的现象普遍存在,势必导致印刷企业现场管理难度提高,生产区域周转困难,消防负荷增加,安全风险大增。
5.悲观情绪蔓延,印刷技术员工流失
如今,用工荒是印刷行业的常态,以北京大型印刷企业来说,哪家单位没有二三十人的用工缺口反倒不正常。近年来,环保风暴猛烈,印刷行业从业者的神经已经相当脆弱,“哪天搬家”甚至成了互相问候的常用语。
再加上当前的纸价上涨,企业效益不佳,已经造成技术人员悲观情绪上升,印刷从业者转行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这种现象继续恶化,将给印刷业带来巨大的打击。
二、宏观层面
日益攀升的纸价、层层加码的环保压力已经让产业链下游的印刷企业倍感吃力,虽然目前还不敢说已经到达产业调整的分水岭,但纸价上涨的猛烈之势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印刷企业转型升级、淘汰产能,从而影响印刷市场调整和去产能的步伐。
面对汹涌的纸张涨价潮,每家印刷企业的处境、各自的算盘也不尽相同。那些体量大、采购成本低、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高的大型企业在风雨中的定力自然会强,扛过艰难时期的可能性自然会高,做强做大的机会自然会大。
相反,那些资金困难、经营单一的小印刷厂,在这一轮大浪淘沙中翻船的风险就要大很多。“翻船”的企业多到一定程度,印刷产能达到平衡,甚至出现局部、阶段性供给不足,进而引发印刷工价的反弹,去产能的效果便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