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特殊环境下的特殊的书——伪装书

2017-08-22 09:08:443106
来源:中国包装印刷产业网
  2017年7月26日,由国家博物馆主办的“馆藏开国元勋文物展”开幕。展览通过300余件套展品,集中展示了、周恩来、朱德等开国元勋为缔造人民军队、建立新中国做出的历史贡献,以此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展厅中两册《论持久战》的伪装书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两册《论持久战》的封面分别假托题名《文史通义》与《战国策注解》。伪装书是指将出版物的封面或其他外表形式进行伪装,以掩盖其真实内容的书籍。正如早对革命文献伪装书进行研究的唐弢先生在《书刊的伪装》一文中谈到“当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压迫,对革命书刊实行封锁、扣留、禁毁的时候,党和进步文化界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采取了一种权宜而又机智的对策:把书刊伪装起来。”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当局采取各种手段对革命书刊进行查禁与封销,致使沦陷区与国统区的人民很难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更难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方针与政策。为了打开这种局面,中国共产党*及其影响下的出版机构,将宣传共产主义的书籍、中共*人的著作、党的文件、时事评论以及重要事件真相以封面伪装、变换书名及伪托出版社等伪装书形式在沦陷区与国统区进行出版发行。
 
  这类进步书刊的伪装书在伪装名称上,多采用当时流行书籍的名称,或用谐音编造出一个极为普通的书名,有时甚至会套用国民党军政要员著述的书名或是使用一个十分庸俗的名称。在伪装形态上,有的仅伪装封面,有的还会将书中的部分内容也进行伪装。正如唐弢先生所做的非常形象、贴切的比喻:“作为反动统治下斗争的一个特色,尖锐的形势促使革命刊物和政治小册子蒙上一层足以瞒过敌人的保护色,就像战士在前沿阵地用草叶和树枝来伪装自己一样。”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内表现出两种不合时宜的情绪:先是以“亡国论”为代表的悲观情绪;不久又滋生出一种“速胜论”的急躁情绪。中国共产党内部也有一些人寄希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而轻视游击战争。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在1938年5月,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完成了5万余字的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讲演了《论持久战》的基本内容,讲演稿经过的整理修改后,在延安进行油印。1938年7月1日,《论持久战》一文在延安《解放》第43、44期合刊上正式发表。
 
  当时,中共*决定先行在党内印发《论持久战》,但油印的数量有限,仍有许多干部无法看到,特别是无法满足前线干部的学习需要。为此,中共*决定将《论持久战》印制成书,在各抗日根据地与国统区公开发行,以便在更大范围起到宣传作用。这本书的出版,将“持久抗战”的光辉思想传遍根据地,同时也开创了边区出版马列主义与著作的先例。
 
  与此同时,为了向敌占区秘密发行《论持久战》,还印制了该书的伪装本,这大大加快了《论持久战》的传播速度。国家博物馆藏的《论持久战》伪装书,封面假托题名《文史通义》,白色封面、封底,1册40页,32开,竖排。此版本均为铅印线装,在封面左部印有长方形书签,签内竖向印有书名与出版者“上海广益书局印行”。书名页中部竖向印有书名“文史通义”,右上角印“甲申年重梓”,左下角竖印 “古愚署耑”,此页背面附“山阴旧史氏”题记。正文篇名《论持久战》,旁印“论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与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及怎样进行持久战与怎样争取后胜利。一九三八年七月”。在书口处,有“文史通义内篇之一”字样。据曾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的老同志回忆,这种以《文史通义》作题名的伪装书,是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印制的。

上一篇:成都月饼提前上市价格微涨 包装多走“平民路线”

下一篇:“伪共享”乱象:谨防“共享经济”成“共乱经济”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