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不还珠 流水包装有意新辟渠道
- 2015-03-23 14:03:442732
创意的诞生能否让流水有意?美国科普作家、媒体理论家史蒂文·约翰逊在《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中告诉我们,要现实一点,所谓的“创意”往往没有那么新,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们创造出来的一些东西可能还会妨碍进一步的创新。实际上新创意更像是从一些旧思想和僵化的传统中发现一些全新的创意。就像日本矿泉水印报的一系列举措,就像这看似离奇的密密麻麻的印文。
纸媒的窘境和水包的变化,让这一话题在日本乃至到各地,热议不止。近日,名为“MICU设计”的微信公号却报道了日本报业将“报纸”印上“矿泉水瓶”的举动。该行为虽然微小却充满善意。它让更多的年轻人,重视起读报纸的习惯。
报纸的阅读方式被无数次的钉上死路,然而阅读习惯却有了新的开始。大概在2014年的时候,日本每日新闻发现,每天买报纸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是每天买瓶装矿泉水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将报纸变成饮料瓶的包装,多了一种渠道的想法油然而生。
在这之上,为了权衡成本与阅读的厉害,更为了这一习惯的推动,活动的执行过程中特意降低了瓶装水的定价,使得每一位消费者都可以负担,原来大约6元人民币才能买到的矿泉水,现在只需3块钱。不可谓不动足了脑筋。
不过也有不少消费者对这种手法嗤之以鼻,至少在中国国内,是难以实现的----鉴于国内饮用水标准的统一。2014年12月31日,国家*颁布了37项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下称新国标)明确规定: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
此前,国内有关水的标准名目繁多,而新的标准实现了大统一,适用范围包括除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以外所有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纯净水、蒸馏水、天然水、山泉水等不同水种的标准都实现了统一。直接从应用水的包装上下功夫,似乎有点难。
这个问题暂且不议,纸媒嫁接水包的手法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一个零售超市平均售出3000瓶这样的NewsBottle矿泉水。受到这个想法的启发,日本每日新闻近又利用这样的形式,推出了募捐瓶。他们将慈善项目分为几个不同的主题,有菲律宾台风受灾救济基金、柬埔寨艾滋病治疗基金,富士山环境保护基金,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基金等。
介于此,消费者可以有更为广袤的选择空间,以达到各自初的动因。
可以说这是一场意外的丰收,保留了包装的格调,也另一层面地保障了水瓶的识别度。更为妙的是水瓶的二维码,包装上附有二维码,年轻人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阅读到新新闻,可以说,每日新闻既挽救了传统的纸质报纸,又将用户引向了移动端。突破了原先纸媒追逐电子媒体的大瓶颈----交流互动的难题。
此类的包装良方,不仅仅是在日本。国内也有过这样的尝试:利用工厂生产矿泉水,以互联网销售途径进行推广,然后在瓶身四面贴上为客户量身定制的广告,后以免费喝水等方式将印有宣传广告的定制水送给普通老百姓。看上去换汤不换药,却颇有成效。
与报纸印刷不同的事,国内矿泉水包上印的,则是打包成块的广告:在矿泉水的包装页面上做广告,可以4个页面打包卖,也可以每个页面单独卖,每瓶矿泉水的单个页面售价0.6元。客户可以从我这里买到比普通矿泉水更便宜,而且印有自己宣传广告的定制水。
以低廉的成本,达到双方想要的结果的互赢也变的可行。定制水发放之后,不但可以直接增加相关品牌的曝光率,还可以通过微信后台数据的支持,对扫描了二维码定制广告的人数进行统计,从而得出矿泉水实际吸引到的潜在顾客人数。
从一开始客户的观望态度,到越来越多的客户立马拍板下单,定制包装的定义,已然不是小众化与散户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