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窦玉梅:自动化才能拯救印刷业

2013-08-22 17:08:371389
来源:科印网
  印刷制造业需要实施自动化和信息化,只有眼光长远、不断进取的印刷人才能抢占先机。这要求印刷企业一方面要提高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进行生产的自动化管理。那么,自动化对印刷制造业究竟意味着什么?Enfocus大中华区业务发展经理窦玉梅对于这个问题发挥独到的见解。
  
  IT再造,信息化管理的步
  
  IT再造就是把传统的印刷企业信息化、电子化,这是日常生产管理迈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步,也是企业转型的步。
  
  2012年5月在德鲁巴展,有很多做印刷出版和在线印刷的ERP、MIS系统的厂商来参展,这些信息系统十几年前就在很多行业中被广泛采用,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不少印刷、出版企业却是刚开始接触。
  
  从某种意义上说,印刷企业是为文化出版服务。
  
  在国内的印企中,中华商务就一直在积极探索,他们做了数字资产数据库,把很多印刷内容和信息电子化、碎片化,帮出版的客户做出版印刷的媒体数据库。他们还在增强现有技术,就是把印刷品内容和OCR识别、网络搜索等技术结合,很炫,定价也很高。北京雅昌利用多年来在艺术品印刷领域积累的内容和资源,延伸出的艺术品藏品拍卖数字信息服务。
  
  2011年国内出版公司都在积极地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打造在线出版系统,把出书编纂的过程电子化、碎片化,融合进一个在线的多媒体数据库,以后出书、出教材就会更方便。只需要按照关键字搜索,把相关内容找出来,用在线编辑的方法集结成书就可以了。
  
  这就是未来的趋势,电子化、可搜索、可重用、一次编辑多次出版,而且还是跨平台出版,文化也就变成了数字资产。这也正是对企业进行IT再造的好处,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出了新的服务领域和产品价值,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具文化,改善流程、减少开支
  
  一个的技术公司应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工具文化。不断发展、改进公司的内部工具,可以*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运营人员的数目。这样一来,既改善了整体协调流程,又减少了整体的开支。
  
  为了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进行产品开发,公司要把好的人才放到工具开发那一块,因为工具做好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人的效率都可以得到提高。
  
  印刷、出版企业都应该是用工具驱动的公司。以前大家习惯多讲机器、设备,现在要重视标准化管理,要按照ISO标准做公司的组织管理,但是这些都还不够,需要更加关注软件工具的利用和效率。
  
  基于制造业的特色,软件开发一直是企业的短板。工具开发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完全可以让更专业的人来做这样的事,通过付费购买服务,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核心产品上。与机器设备这些物理工具不同,计算机工具可以实现“杠杆效应”的反复积累,通过组合这些“杠杆效应”可以达到更高的层级,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日常生产管理各个环节中尽量都采用软件工具。公司的工作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成本,也会直接影响到公司内部产品和服务的性。工具团队不应该是一个由二线员工组成的“事后诸葛亮”的后勤部门,公司要利用有才华的工程师,开发或者运用好用的工具,把规范性的规则固化在里面,借助工具进行“强制性”推广,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随着逐渐推进对工具的掌握和学习,工具也会更加、“聪明”和与时俱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工具智能化。
  
  拉开差距,找到“人工成本”以外的优势
  
  制造业郭台铭喊出2013年底将鸿海工人工资增加一倍、追过中国台湾的平均薪资水平。工资要大幅上涨是必然趋势。中国制造型企业在未来发展之路上,也一定要创造出人工成本以外的更多优势。
  
  要取得成功,在战略制定的高度上,就要运用《孙子兵法》的精髓:用的优势,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对手,战胜对手。而利用一切资源拉开和其他所有人的差距,也是企业长足发展、基业常青的必然之路。
  
  现在一些大型印刷企业已经在实施自动化管理,借此拉开和竞争对手的差距,这给其他印刷企业同行们既带去了启发也带去了新的挑战。
  
  借助自动化手段,印刷企业可以导入自己的“机械手臂”,运用自动化工具的、“聪明”、与时俱进的特征,推动企业进行深层次转型,迈向高附加值的服务型制造产业。

上一篇:孟志文:转型是机遇也是挑战

下一篇:莫开伟:三方面共同作用促进包装印刷小微企业发展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