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我国印刷发展良好 数字绿色成印刷新趋势

2013-07-19 09:07:591491
来源:新浪网
      【ppzhan摘要】以“服务创新、科技、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3上海印刷周7月10日~13日在上海新博览中心举办,作为全国一个由政府搭建的为印刷复制企业寻找、挖掘包括出版单位在内的各类订单用户的公共服务平台,今年的一大亮点是集中展示了首批29家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既显示了产业发展水平,又树立了行业学习*。通过展示印刷复制企业的产品和配套服务,印刷周也促进了企业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对接。

      2013上海印刷周于7月10日~13日在上海新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印刷周汇聚了全国数百家印刷企业,新技术应用程度之深、专业观众数量之多、贸易成交额总量之高、达成的合作意向数量之多,都展现了我国印刷业在行业转型发展之际的新风貌。搭平台、促贸易、展创新成为此次印刷周的大亮点,也使印刷周成为展现我国印刷业实力、把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我国印刷业发展稳中求进

      目前,世界经济已由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主要经济体总需求依然疲弱。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有序,但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印刷业作为国民经济以及新闻出版的重要产业部门,不可避免受到了国内发展大势的影响。

      2008年以来,中国印刷业整体发展速度有所降低,但仍然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根据2013年印刷企业年度核验的统计,2012年中国印刷业实现总产值9510.13亿元,全国共有印刷企业10.44万家,从业人员344.13万人,全行业资产总额为10461.29亿元,利润总额为724.98亿元,对外加工贸易额为772.04亿元,外商投资总额为389.3亿元。

      从图表上看,我国印刷业的发展较好地保持了稳中求进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总量较快增长规模企业实力显现

      2012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9.6%,在连续3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后,回落到一位数,但仍高于国民经济7.8%的增长速度。此外,企业数量比上一年增长1.84%;全行业资产总额比上一年增长13%;对外加工贸易额比上一年增长13.5%。虽然发展速度有所回落,但我国印刷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培育优势企业、整合产业资源的力度。2009年利用年度核验建立了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企业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联系制度,开始尝试突出重点引导产业发展;2011年专门出台了《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管理办法》,在产业政策、项目资金、管理措施等方面给予示范企业扶持。2012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2839家,比上一年增加了400家,增速16.4%;这些企业印刷总产值已达到5500亿元,占全行业的58%。2012年全行业利润总额比上一年仅增长2%,但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的利润总额却同步增长14%,占全行业利润总额达到57.7%。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已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印刷业发展的主力军。

      绿色印刷稳步推进服务能力增强

      绿色印刷工作实施3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平版和商业票据绿色印刷标准相继出台;全国有近300家企业获得了绿色印刷认证,基本覆盖了每一个省(区、市);今年春季学期,全国有30%以上的教科书实现了绿色印刷;北京、上海两市今年分别从财政支出1166万元和400万元用于绿色印刷的奖励和补贴,重庆市对首批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每家给予了5万元补贴。实施绿色印刷提升了印刷企业的节能降耗水平,降低了印刷企业的VOC排放,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惠及了广大中小学生,提升了印刷业的整体水平。

      目前,我国有一批印刷企业不仅在印制加工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且在创意设计、数字资产管理等增值服务方面成为行家里手,新业态、新市场成为这些企业新的增长点。例如,雅昌文化集团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印刷企业向“为人民艺术服务”的文化企业的转变,具备了为客户需要精心设计与打造产品的能力。鹤山雅图仕*承接欧美市场的儿童出版物订单,积累了大量在儿童图画书设计、加工方面的经验。上海金汇通也成功地把客户吸引到他们擅长的包装设计增值服务上。

      加工贸易逆增劳动生产率提高

      印刷的订单市场是化的。我们不断推进印刷业的对外开放,主动承接境外特别是台港澳的产业转移;于2012年参与制定了设立外商投资印刷企业的补充规定,规定前海、横琴两地设立出版物印刷企业,外方可以控股到70%;今年还配合*出台了《关于承印境外图书增值税适用税率问题的公告》,将承印境外图书的增值税税率统一降至13%。2012年,中国印刷业对外加工贸易额为772.0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5%,远高于全国对外加工贸易3%的增幅,实现了逆势增长。中国印刷业仍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还可以考虑加大走出去的力度。

      用行业总产值与从业人员数量的比值来计算劳动生产率,2012年年底,我国印刷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27.6万元/人。根据美国印刷工业协会的统计,美国印刷业2012年年底劳动生产率换算成人民币约为102.4万元/人,是中国的3.7倍。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劳动生产率为54.2万元/人,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2012年年底,中国印刷业的劳动生产率比5年前增长了约83%,与发达国家同期相比,差距在持续缩小。

      数字印刷发展迅猛技术水平提升

      数字印刷是印刷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我国数字印刷以远高于传统印刷的速度发展。2012年,中国数字印刷企业共有738家,比上一年增长40%;全国共有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2354台(套),比上一年增长32%;中国数字印刷总产值为62.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1.8%,数字印刷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比重从0.4%上升到0.66%。目前,全国已建成多条出版物按需印刷的生产“连线”,每天的产能可以达到数万册。江苏凤凰集团去年成功完成按需出版数字印刷连线,其产值已达到1亿元。2012年,胶印机和其他传统印刷机进口额均大幅下降,唯有数字印刷机实现了增长。

      尽管目前中国数字印刷占印刷总产值的比重还很低,但是发展增速更快、空间更大。的数字出版印刷基地也在全国开花,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印刷被社会民众广泛接受,数字印刷为搭建企业内部加工网络和管理网络以及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管理都提供了重要支持,当下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研究标准化的制定和培训,以适应数字印刷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应当继续高度重视技术进步的力量和作用。例如,北京华联2011年投资建设了集中供墨系统和润版液过滤系统,并对橡皮布进行了自动清洗改造,迅速增强了绿色环保印刷竞争力。有些小环节小投入的技术进步,也可以解决生产实际的大问题。去年国家实施为每个中小学生免费配备一本《新华字典》的利民政策,山东鸿杰作为承印商之一,通过改进印后“锁线”设备与工艺这一小环节的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了装订效率,创造了100天印制1000万册《新华字典》的纪录。

      推动印刷产业升级发展

      “增长中潜伏着风险、成就中积累着矛盾”,总理用这句话来描述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形势。3月17日,总理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个方向和要求同样适用于中国印刷业。当前,我国印刷业也暴露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自主创新缺乏等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加快推广“营改增”,减轻企业的负担;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企业投融资成本,允许建立民营银行;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支持实体经济。日前,*还通过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有关政策,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从“十二五”规划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诸多的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配套政策,都为中国印刷业的增长带来新的助力。

      6月19日,*通过了国家*“三定”规定。国家*承担“印刷业监督管理”的职责,并且要“推动数字印刷、绿色印刷等新兴产业发展”。打造中国印刷升级版,是实现印刷业“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从印刷大国到印刷强国”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按照总局的部署,我们将把工作重心放到“简政放权、主动服务、加强监管”上来,从以下六个方面引导、推动中国印刷业加快发展。

      宽进严管,激发民营外资经济活力

      这次机构改革的特点是把机构调整和职能转变有机结合起来,以职能转变为核心,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创造活力。我们将按照*“宽进严管”的思路,通过对印刷业简政放权,实现更大限度的“取消审批”、更为简化的审核程序、更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更为严格的公平监管。

      与此同时,加强“严管”。把建立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实现公平竞争作为主要目标,做到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齐推进、相协调。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在近的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强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新闻出版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执行。

      在严管方面,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组织好查处违规工作。积极配合“扫黄打非”“清源”行动,加强对印刷企业的检查。比如,去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我们在全国开展了印刷复制发行监管专项行动,共吊销42家严重违规印刷企业的经营许可证。二是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印刷产品质量抽查和专项检测工作,制订和完善质量标准,促进印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高质量水平。另外,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学习借鉴上海和江苏好的做法,加快推进印刷管理网络系统建设。

      积极稳妥,不断拓展绿色印刷领域

      到今年秋季学期,全国要有60%以上的教科书实现绿色印刷,北京、上海等地将实现全覆盖。下半年,我们要在商业票据领域推广绿色印刷,将联合有关部门下发通知,就商业票据实施绿色印刷的范围、目标、步骤和措施等提出具体要求。我们还要和环保部、总局质检中心一起,加强对重点绿色印刷产品和绿色认证企业的检查。同时,我们正在与环保部研讨拓宽绿色印刷实施的途径问题,把实现绿色与认证真正做到有机统一。

      近,在参加了绿色印刷认证的现场审查后,我们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印刷过程中调制润版液的一般工艺是在原液中添加乙醇或异丙醇,如果实施绿色印刷,使用免酒精型润版液,只需加水即可,平均成本也会降低。但由于习惯问题,大多数企业仍去添加乙醇或异丙醇。实施绿色印刷核心的工作是引导企业以及所有员工,强化对标准的认知、环保材料的使用、环保工艺的推行和环保环境的提供等,将绿色印刷融入日常生产与管理全过程,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

      分级分类,发挥示范企业作用

      按照印刷业“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要培育若干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印刷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印刷企业要达到100家。4月7日,总局印发了《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度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的通知》。下半年,总局将对符合条件的印刷企业开展严格评选。为引导示范企业加快发展,除了在产业政策、项目资金、评选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外,我们正在谋划成立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联盟,发挥抱团优势,通过联盟对接境外订单、推进技术创新。

      小微企业生产灵活、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是印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就业、维护稳定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也是当前国情的客观需要。我们要按照*去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意见》,对小微企业的发展给予积极的关注。日前,上海出版印刷工价上调,尽管幅度不大,也给中小企业注入了发展的正能量。

      项目扶持,带动行业提升技术水平

      我们于4月10日印发了推进绿色印刷产业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从营造发展环境、拓展市场空间、支持重点项目、发挥骨干作用、鼓励自主创新和加强人才培养等6个方面,加快推进绿色印刷产业发展,并专门组织了绿色印刷发展项目的储备工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支持正在申请认证的企业购置绿色印刷设备,引导企业尽快达标;二是支持已达标企业增加绿色印刷设备,扩大产能;三是支持环保水性油墨的研发与推广,鼓励研发机构和印刷企业共同承担研发任务。*文资办在申报2013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中也专门提出将“环保印刷设备购置或改造”作为今年的重点支持内容。

      项目带动战略是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产业发展的有力手段。要继续抓好绿色印刷、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等重大工程的推进落实工作。各地也要根据区域发展实际,组织协调实施若干个印刷发展重点项目。      优势互补,统筹协调园区规划发展

      产业园区的聚集和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批准建立以来,其产值由2010年的2.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2.25亿元,短短两年实现4倍多的增长。北京盛通正是看到了金山的这个优势,在成功上市后,准备利用融来的资金在金山投资8亿元,建设云印刷数据处理中心、按需印刷示范基地、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总部经济项目等。在5月北京印刷技术展览会上,不仅印刷企业与设备器材制造商签单火热,而且很多地方规划建设印刷园区、购买印刷设备的需求也非常旺盛。这一方面说明社会各方面对投资印刷的热情,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印刷业是个*衰败的产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印刷园区对企业良性发展的凝聚作用。

      今年,总局又批准了天津、河北、江西、湖北等4个印刷示范园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园区建设的指导,充分发挥不同园区的特色优势,积极推动资源整合,组织开展承接梯度转移的试点工作,进行优势互补和对接,力争使园区成为拉动整个印刷业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全面梳理,修订完善条例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公平的竞争环境,制度建设是前提。随着实践发展,修改完善《印刷业管理条例》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从2009年就启动了《条例》修改的调研工作,广泛收集了各地印刷主管部门的意见,并开展了若干次专题调研,目前已经形成初稿。下一步,要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这个稿子进行进一步完善,力争尽早提交有关部门审核。

      《条例》修改主要将侧重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强化质量监督管理职责,印制质量有问题将会被依法查处。二是完善年度核验制度,明确通过年度核验工作完善退出机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三是调整行政处罚权限,加大对违规印刷活动的处罚力度,以体现“宽进严管”。四是扶持绿色印刷、数字印刷发展,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希望大家对此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王岩镔7月10日在2013上海印刷周主论坛上所作的主题报告整理,与原文有删节。)

      

上一篇:食品包装机械走出亟需提高市场自适应能力

下一篇:图书出版产业试图通过管理升级求突破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