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发展的新趋势
- 2012-09-10 09:09:415342
一、传统出版单位从内容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转换
继2011年平台运营商提出“从数据发行商向知识服务商”的转型后,在今年数字出版年会上,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主体——传统出版单位也提出了“从内容提供商到服务提供商”的定位转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朋义指出:“教育信息化和内容信息化将改变数字资源供应链上的传统分工和角色定位。”早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是在既有资源里选择作品进行数字化生产,再提供给读者,这与传统出版一样,是一种“先生产后销售”的线性、单向度经营模式。李朋义提出:“随着出版市场的发展变革,读者对于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出版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同方知网数字传媒分公司总经理张亚斌也指出“用户关注的不再是简单的文献、知识获取,而是关注如何从复杂的信息环境当中吸取解决问题的信息内容,并将这些信息动态重组为相应的解决方案。”
从内容提供商到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意味着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认识程度的深化,不再将发展数字出版仅仅停留在数字化内容的提供上,而是开始从网络经济的商业模式来建构内容产业。新的角色定位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出版的以版权为主的商业模式,具体来说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是将内容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服务型数字出版的内容展示与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特点对内容进行重新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数字内容服务应结合网络的互动性、即时性、社区化以及海量存储等特点应进行模式创新,设计多样化的增值服务业务架构,建立多元传播格局下内容与经营模式。
二是变目标趋动型为用户驱动型。传统出版以“内容销售”作为目标,以产品销售数量、获取大规模的复制利润为追求,是一种“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而服务型数字出版,则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从用户角度,内容销售围绕为用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而展开,对用户行为记录,进行追踪、分析,提供个性化定制与专属服务,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三是实现从物理属性到逻辑属性的转换。传统出版是基于文献的物理属性而提供的服务,需要以图书、报刊等有形物而呈现,出版经营实际上是对这些“载体物”的经营,这种实体经济属性带有强烈的工业化时代的产业特点:标准化、规模化和流水线(注释1),反观数字出版,其载体形式脱离了“实物”的羁绊,而以“比特流”的形式呈现,从基于物理属性的单向度线性建构变为基于数字内容逻辑属性的多向度建构,内容组合与服务提供更趋立体化,产业特点呈明显的后现代属性:个性化、碎片化和组装性。
二、数字出版内容提供从“单元内容”走向“流内容”
在年会主论坛,龙源期刊总经理汤潮提出从“单元内容”走向“流内容”的观点。传统出版是一种静态出版,载体内容与载体形式不可分离使传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