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都市报的差异化生存
- 2012-08-22 21:08:382672
在互联网、手机、数字化交互电视等来势汹汹的新媒体的冲击下,都市报等纸媒还有没有生存空间,怎样应对才能生存下去,这是近两年国内外传媒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新媒体的强大是无可置疑的,但新媒体包办不了一切。新媒体做不到或暂时做不到的,传统纸媒哪些可以做到或做得更好,传统纸媒如何“在海量过滤中巩固地位,在内容提升中彰显专业品质,在媒介融合中拓展互动空间”[1],这应该是都市报的主要思考点。
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概括地说主要有:1.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如果说报纸是“每日新闻”,那么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就是“每秒新闻”。即时性是新媒体的优势,这一点确实是传统媒体*的。但新媒体信息的即时性同时也将其传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暴露无遗,如笼统、概括、粗糙、不准确、不细致、不深入,甚至是伪信息等。2.信息的海量化。如果说即时性的典型特征是无时不有,那么海量化的典型特征就是无处不在。在网络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但海量化也有弱点,那就是信息喷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往往令人目不暇接,莫衷一是,无所适从。3.参与主体的泛众化。新媒体确实为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提供了一个的舆论空间,只要会操作电脑或手机,谁都可以发布信息,谁都可以发表意见。这一点是传统纸媒难以望其项背的。但可惜的是,新媒体的这一优势也为其带来了一些无法弥补的先天性缺陷,如没有性、缺失公信力等。4.信息文本的非专业性和非原创性。目前,新媒体信息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普通网民自发、主动上传的信息,这类信息在描述客观事实的同时,往往感性化、情绪化,缺乏专业色彩;二是转载的传统纸媒的第二手信息。至少到目前为止,新媒体还没有一个成体系的、运作成熟的新闻采写专业队伍,传统纸媒好像他们的生产车间,生产出的产品被他们拿去无偿使用。这种状况很不正常,难以持久。5.地域优势不明显。十几年来,各地的省市级都市报各自称雄一方,主要得益于有地方特色,与当地受众比较贴近。但新闻网站就不同了,除部分市场化运作的全国性门户网站外,各省市的新闻网站至今没有哪一家取得为人称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强大的思想沟通、意见交换功能。论坛、博客、微博、QQ群、短信、微信等,媒体的介质特性决定了参与主体的泛众化,泛众化使得人人都可以在新媒体上表达思想,发表意见。7.强大的实用、服务功能。新媒体在电子商务方面的优势有目共睹,潜力无可限量,前景十分广阔。不远的将来,包括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等在内的一切商业活动都可以通过新媒体简便、快捷地实现。
了解了新媒体的上述特点,认清了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我们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都市报差异化生存的决断。基于上面的论述,笔者就都市报的差异化生存谈几点看法。
做好原创新闻。亲自采写,发表,一直是都市报的看家本事,也是都市报与其他媒体竞争时屡试不爽的利器。针对新媒体信息传播非专业、非原创且内容笼统、概括、粗糙、不准确、不细致、不深入,甚至是伪信息等劣势,我们必须以*地向受众提供更加到位的原创新闻来应对。过去,原创新闻是我们与其他媒体竞争的利器;现在和将来,我们应该付出更大努力,将原创新闻打造成与新媒体竞争的独门*。
做好深度新闻。在信息传播的速度方面,报纸明显逊色于新媒体,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新媒体也有其劣势。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我们在努力抓到新闻的落点的同时,更应该重点抓住新闻的第二落点,通过艰苦地跟踪、调查、挖掘,更具体、更细致、更准确、更深入地还原事实真相,提升新闻信息的性、公信力,引导读者进入深度阅读。这里说的深度新闻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深度报道。相较于深度报道,深度新闻的“深度”是广义的,它不但包括思想、观念、精神、意涵、体制方面的深度开掘和探寻,还包括情节还原、事件进展、幕后真相、本质揭示、舆论走向、受众情绪等的追踪、延续和推进。
做好观点新闻。新京报增设专门的评论版时,将评论版定位为“观点新闻”。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评论很重要,是以新闻为主体的报纸的必要组成部分;二是说明新闻评论必须紧扣时事,不能脱离实际,空洞无物。近些年报纸评论版的兴起,一方面肇因于新媒体意见发布平台的日益凸显,报纸不甘在这方面缺位;另一方面则肇因于社会思想观念的日益多元,人们希望听到来自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不同声音。除了部分名人的论坛、博客、微博外,新媒体意见发布平台的众多声音往往是草根的、即兴的、感性的、业余的、发泄性的。都市报的观点新闻,必须要有明确的、不同于网络意见发布平台的高品质诉求,那就是的、理性的、知性的、专业的、建设性的。都市报的观点新闻的目标应该是让受众看了网络的讨论后,想再看看都市报怎样说。
做好本土新闻。网络无疆界导致的地方门户网站地域特色的不明显,为报纸等传统媒体在本土新闻方面赢得了恣意挥洒的自由空间。本土新闻本来就是区域性都市报的一大优势,在新媒体日益强大的背景下,区域性都市报的本土新闻优势更应突出和强化。我们除了要固守本土新闻的已有阵地外,还应进一步开疆拓土,细分市场,尽快把省会以外的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地方新闻版做起来。
对新闻资讯优选精编。相较于新媒体无时不有、*的海量信息平台,报纸受版面所限,其所承载的信息量毕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报纸编辑具有去粗取精、披沙拣金的高超本领。网络时代,对报纸编辑的这一要求显得更加重要。新媒体在承载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有不足,那就是粗精并存、沙金皆有。而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是极快的,他们一方面需要获取大量新闻资讯,另一方面又没有足够时间亲自进行筛选。而这,就是今天的报纸需要担当的任务。
实现纸媒商务与电子商务的对接和联动。目前都市报各类专刊的办刊模式,大多突出的是实用性、服务性、生活化,以此吸引广告客户投入广告,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收到一定的经济收益。换句话说,都市报目前的各类专刊,实际是实用性、服务性较强,与市民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纸媒商务平台。从长远看,新媒体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潜力和优势是不可限量的。都市报依托于专刊的纸媒商务,必须及早下手,与新媒体的电子商务对接、联动,形成一种互补关系,才可以保证都市报专刊经营的持续、发展、壮大。
打造页面化版式风格。网络页面的表现形式就是竖的栏、横的行加上方正的图片或图像画面,并无其他多余的元素。这有点像西方英文报纸的版式风格。人们已经逐步习惯了网络页面化阅读,报纸版面也就应该因此有所改变。其实,竖的栏、横的行、方正的图片也是传统报纸版式的基本要素,所不同的是,传统报纸版式在此基础上又不厌其烦地破栏、并栏、横切、竖切并增加很多修饰性元素,这就显得有些琐碎、繁复,越来越不符合人们追求简约、清新的时尚需求。《南方都市报》、《北京晚报》将版式改为均分5栏,《新京报》、《京华时报》、《竞报》将版式改为均分6栏,《华西都市报》更将版式改为均分7栏,这些报纸力求以页面化版式风格打造清新大气、简洁明快、优雅时尚的版面形象,这种勇于探索、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新媒体对包括都市报在内的传统纸媒的冲击才刚刚开始,但笔者认为,二者的竞争不应是恶性的对抗和残杀,而应发展成一种良性的“竞合”关系,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合中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事实上,这种竞合关系已经露出端倪。譬如,新媒体因大量转载、粘贴传统纸媒的新闻报道而丰富、深化了自身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性、公信力的不足,而传统纸媒的许多“官方新闻来自官方网站,重大新闻来自微博,社会新闻来自网络论坛,娱乐新闻来自博客、微博”[2],新媒体与传统纸媒的这种优势互补、互动融合的趋势,是一个正确的、人们希望看到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大河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