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纪念建党90周年 寻找党走过的足迹

2011-07-03 14:07:301206
来源:山西新闻网
  太行山上,长眠着我党一武一文两位英雄:左权、何云。他们手中的枪杆子和笔杆子,在救亡前线矗立着一座永远的丰碑。这里主要介绍的,是有关何云的故事。
  
  后沟,沁县东南山区的一个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四周距县内主要交通干线5公里,相对闭塞。但在70多年前,这里却是进退自如、攻守咸宜的用兵之所。据老人讲,很早时候,村前的一条车道就是通往沁州城的官道。
  
  1938年11月,这个山村北头随山就势的一座崭新的宅院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受中共*派遣,《新华日报》(华北版)全体编创人员进驻这里。翌年元旦,一张散发着浓墨香味的《新华日报》(华北版)从这里飞向大江南北。
  
  后沟,见证了《新华日报》在抗日的烽火中诞生与呐喊的峥嵘岁月。在建党9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走进后沟,在早已停歇的排字房和印刷车间,倾听历史的回响,从一个个尘封已久的记忆中,读取历史的天空。
  
  这是一座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宅主叫王克仁,时任山西曲沃县县长(后任灵石县县长),大院为新修建筑,气势恢弘。可惜尚未完工就赶上了日寇入侵。宅院呈田字格局,上院分东西院,有窑洞5孔,楼12间,过厅房14间。下院共有窑洞7孔和草楼马厩等。
  
  85岁的老房东王焕梅介绍,当年《新华日报》和她家人同住一院,社长何云住在上院正面中窑内,编辑部在西院东楼,排字间在西院过厅6间房内,印刷车间在东院过厅6间房内,制模、造字、伙房和保卫人员在下院7孔窑洞中。保卫报社的部队有一个连,院内驻一个排,其余两个排分别住村北村南两个出口,总人数达到150人。
  
  此后数载,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在日寇多次“围剿”的艰苦环境下,《新华日报》(华北版)从未停止战斗。不能开机器,就用油印,不能出正刊,就出号外,沁县后沟,这个小山村因此也一度成为吹响华北抗战号角的重要新闻阵地。从创刊到1943年9月30日终刊,在太行山中坚持了4年零9个月,出刊846期。朱德总司令称赞说,“一份《新华日报》,等于10万军队!”后随着根据地发展的需要,1943年10月1日改为《新华日报》(太行版),成为中共太行区委机关,一直到1949年8月10日停刊。
  
  “新闻创业华章在,更有遗风见细微”,从华北《新华日报》旧址出来,鲁兮先生的诗句又一次涌上心来。70多年过去了,这座见证了华北《新华日报》成长的老宅,除了当年铸字的窑洞坍塌外,基本保持了原貌,据说房子如今归三家所有,但只有一户人家居住。
  
  现在的房东叫王祥,50多岁。他说,经常有人来这里参观,他本人每年至少要“接待”十来帮人。他滔滔不绝地给笔者讲起“当年的故事”,并帮助到农户家中找当时出版的《新华日报》,尽管在一家顶棚上糊着的后几张报纸也没了踪影,他脸上还是洋溢出荣耀的神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情?只有一种解释,历史的荣光朴素地照耀着这个普通百姓的内心世界。
  
  后沟的故事还很多,我们匆匆的行程无法搭载,但70年前的“报人楷模”,却正是今天新闻工作者的精神坐标。抚今追昔,我们有责任继往开来。

上一篇:探寻文献背后的历史 国图馆藏历史文献展

下一篇:庆90周年:红色印刷收藏展会相继开幕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