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地方面向市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 2010-07-13 09:07:21772
办学六年来,城市学院从东莞市情出发,先后三次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专业适应面宽、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据悉,学院创办至今共培养了6335名毕业生,且绝大部分留在东莞发展,各用人单位反馈给市*的信息是“肯干、好用”。
6年3次修订人才培养计划
当你一进去城市学院的大门时,你的视线可能会被学校的标志“人才之星”所吸引,它是以“人”字组成一颗“五星”,意为培养人才的地方。事实上,在这所办学只有短短六年的学校里,越来越多的人才从这里走向社会,踏上东莞的各个工作岗位,为这座城市贡献才智和挥洒汗水。
有人说,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是“血脉相连”,大学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城市也在支持着大学的前进。诚然,城市学院的发展和进步自是离不开东莞这座全国经济重镇的土壤和养分。因此,学院依托东莞这座举世闻名的制造业名城以及东莞理工学院这个母体,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也积极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
据城市学院教务处处长邓成良介绍,该院从东莞市情和学院的实际出发,先后三次修订人才培养计划,组织教师积极编写富有本土特色的院本教材,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专业适应面宽、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
东莞制造业发达,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众多。为此,学院从东莞社会经济的现实出发,在对人才需求市场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坚持与母体错位发展的原则,先后申办了机械制造、物流管理、印刷工程等43个本专科专业,涵盖了工、管、经、文、法六大学科门类,而且随着实际需要适时增设和调整专业设置。
对此,邓成良说,东莞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学院就开设什么专业,为其培养人才,主动为东莞经济社会的发展缓解人才燃眉之急。比如,东莞印刷产业巨大,急需印刷业管理人才,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德国海德堡公司合办印刷管理专业,海德堡每年拿出45万元资助学生;获悉保险业缺乏人才的信息后,学院又急忙引进师资,将保险专业也红红火火办起来了;去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城市学院审时度势,马上与虎门港管委会联手,把物流专业作为特色专业重点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老一代企业家急需培养人才,做到后继有人,于是,2008年9月,以培养高素质民营企业家为宗旨的创业管理班在城市学院应运而生,被外界称为广东“企业家摇篮”。
校企携手联合培养人才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增强就业的竞争力,城市学院在校外共建立了90个教学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既有行政事业单位,也有大中型企业。学院根据各个基地工作和生产性质将其划分到各个专业,实行专业对口服务。比如,东莞的印刷企业华夏是学院挂牌的实习基地,印刷专业的学生大学后一年可以在该企业顶岗实习一年,使学生提前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去年6月份,该院文学与传媒系还与东莞华艺数字有限公司就实践基地的建设、课程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并组织学生参加“华艺动漫制作体验之旅”活动,双方密切合作,立志为中国原创影视动画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此外,学院还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了18个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为企业提供实验手段和实验数据,力求将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社会的需求全面接轨。
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城市学院对东莞老百姓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据了解,2009年,东莞考生志愿报考城市学院的填报率高达130%,居全省同类院校的前列。据省*通报,去年该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66%,超过全省平均就业率,且绝大部分留在东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