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限塑"4个月 超薄塑料袋“反扑”农贸市场
- 2008-10-20 10:10:05532
市民:菜篮子束之高阁
限塑之初,许多市民都新购菜篮子或者随身带上无纺布袋、可循环使用的塑料袋用于购物。这一新气象似乎也让大家相信,限塑确实改变了市民的生活习惯,并且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目前的现实却与愿望大相径庭。
“6月份的时候,去超市、菜场买菜听说不再提供塑料袋,我专门买了一个菜篮子,还备了很多袋子。”市民周大妈回忆起几个月前提菜篮购物时这样说。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持续几天,周大妈的菜篮子就被束之高阁了。昨天在篆新农贸市场见到周大妈时,她手里拎着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塑料袋。周大妈说:“菜篮子提了没几次,就发现农贸市场里卖菜的小贩与往常一样提供塑料袋,于是也就不再提菜篮子了。”她说,人是有惰性的。以后又查严管紧了,那她肯定会再提菜篮子出来。
昨日(10月18日),记者走访了篆新、白马、桃源街等几个农贸市场后发现,所有的菜场上违规超薄的塑料袋仍然大行其道。每个摊主都会备一到两捆超薄塑料袋。由于这种便利服务又“回来”了,菜场上鲜见提菜篮子的人,大家都像周大妈一样手里提着一堆超薄塑料袋。此外,在富民、晋宁等县区的农贸市场上,很多菜贩干脆说并没听说过限塑令。富民一家农贸市场上卖肉的摊主则说:“我们这一直都在用塑料袋,没听说过不准用呀!”
除了农贸市场,在一些小的超市、杂货铺、饭馆也能见到超薄塑料袋的身影。显然,限塑令只是限到了大型超市、饭馆,却没限到这些“小”地方。
乐
违规销售者:“限塑”实际是个商机
在篆新农贸市场,记者向菜贩打听这些超薄塑料袋从那里购得时,菜贩大都推说是过去没用完的。然而就在一个菜摊前,记者却看到一位推着自行车的小伙子向摊主出售了两捆红色的塑料袋。记者以买垃圾袋为名,要向他买一捆。交谈中,这位小伙子告诉记者:他一直在做这项生意。6月份才限塑料那阵,他也就停了几天。现在每次出来也不带太多的货,就算被查到没收,也亏不了几文钱。现在每月的平均销售量也与过去没什么区别。“就是一阵风,风头过了照做。又不是卖毒品,逮到了要掉脑袋。不做这个我喝西北风去?”小伙子说。
据了解,限塑之后,很多正规生产厂家确实停止了生产超薄塑料袋。但是一些黑作坊却冒了出来偷偷生产超薄塑料袋。“找间隐蔽的房子,弄台机器,成本也就投入不到万元,一天能生产价值几千块的塑料袋。这样的生意自有人做。”一位知情人透露“限塑令”却让一些黑作坊找到了商机。此外,来自省外超薄塑料袋也在偷偷流入,这也是农贸市场上超薄塑料袋大行其道的重要来源之一。
忧
市*:社会有需求 就会有市场
现在的局面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有市民认为:还是在于职能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执行政策虎头蛇尾,没有连续性造成的。
昨日,记者就此问题联系采访市*市场处安明副处长时,他正在滇池路一农贸市场内进行执法检查。“刚刚查处一个给客人提供超薄塑料袋的小贩,还被两个来买菜的老人追着骂了一顿。”电话里,安明副处长很无奈地告诉记者。
安副处长介绍,从限塑令执行之日起,工商就从生产、销售、使用各环节上对违规超薄塑料袋进行查处。在限塑1个月内就查处不合格塑料袋16万余个,在对无照塑料袋生产企业、零售市场、批发市场内违反“限塑令”行为的有关人员开出了36000元的罚单的同时。9月份还查处了一个存有千万个非标塑料袋的仓库。但是由于社会上还没形成一种强有力的风气,大家图方便依赖于塑料袋,有了这种需求就会有市场,因此源头难以尽堵。此外,至到目前昆明市也没有推出一个佳的塑料袋替代品,超薄塑料袋肯定会有生存的空间。
难
执法人员:违规成本低 执行成本高
安副处长表示,工商在具体执法时,因为违规成本太低以及执行难,让菜贩等终端经营者在向顾客提供超薄塑料袋时会“有恃无恐”。安副处长举例说,如果查到菜贩有提供超薄塑料袋的行为,按相关规定可处以塑料袋价值50%到3倍的罚款。一般菜贩只会带1到2捆塑料袋,价值不过五六块钱,算按高罚款不过一二十元钱。一般他们还会拒交。如果拒交,工商也没办法。如果按程序可以报警、上*,但仅为这点钱,行政成本实太高了。
让安副处长头疼还有取证太难:很多市民不支持,不会提供证据给你。又如何查?
此外,限塑绝非是工商部门的单个工作,它包括生产、流通等诸多环节,涉及质检、工商、环卫、环保、科技、财政、税务等多个部门,并且需要彼此相互配合和支持。但目这种配合是否真的形成,各个部门是否真的做到各尽其职,都还有待考量。
尽管安副处长表示,工商仍然会加大查处力度。但这些面临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就算明年云南省开始全面禁塑,违规超薄塑料袋也难消失。
相关新闻:
1.减少使用塑料袋 英国超市倡导绿色消费
2.台资塑料袋厂可能减少投资大陆
3.欧盟对华塑料袋反倾销:欧方违反WTO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