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油墨的复溶性对软包装印刷制品的质量影响

发布时间:2015/7/15 17:09:15
浏览次数:1248
(来源:)
      导读:油墨的复溶性是油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软包装复合材料的印刷和复合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业界很多同仁对此都有所关注,但很难从理论上做出明确的解释,笔者将多年工作中遇到的与油墨复溶性有关的问题以及理解写出来,以期引起大家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油墨复溶性的概念

      油墨的复溶性是指印刷干燥后的油墨遇到溶剂后的再溶解能力,通常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对比判断油墨复溶的程度——裁取两块印刷薄膜(分别用不同的油墨印刷的)平放在桌面上,在印刷墨层上分别滴加两滴乙酸乙酯,过3、4秒钟后将两块膜直立起来,油墨向下流得较多的表示复溶性比较强,油墨向下流得较少的表示复溶性比较弱。

      油墨的复溶性好坏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不同厂家油墨的复溶性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油墨的复溶性对印刷和复合的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软包装企业不妨将油墨的复溶性作为选择油墨的一个参考指标,选择复溶性适中的油墨,以减少对产品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由于油墨的复溶性强弱对印刷和复合的影响与印刷油墨干燥不*时所出现的一些现象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故以下所讨论的问题将印刷油墨干燥不*的因素排除在外。

      油墨的复溶性对印刷工序的影响

      复溶性较强的油墨,在印刷时网穴底部残留的油墨会被墨槽中的油墨再次溶解出来,所以堵版现象就相对轻一些,浅网部分的再现性就会好一些(当然与油墨的细度也有直接关系)。

      复溶性较弱的油墨,其网穴底部残留的油墨较难被墨槽中的油墨再次溶解,故容易堵版,并且造成浅网部分的再现较差。

      复溶性强的油墨在印刷时还容易发生“咬色”现象(即后面的颜色把前面的颜色溶解下来一些),严重时图案会再次转印到印刷膜上,对产品造成污染。并且后面一组油墨的颜色会因前面的油墨掺人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印刷的色相。

      解决油墨“咬色”的办法是提高印刷的速度,减小压印辊的压力以减少接触时间也可以解决,刮刀向后撤一点效果也会好些,还可以向油墨中加入挥发速度较快的溶剂。

      油墨的复溶性对复合工序的影响

      油墨的复溶性强,则在复合时溶剂和胶水会一起渗透到油墨中,一是会造成表观上胶量不足,二是固化剂会和油墨连接料及印刷残留的溶剂(如异丙醇和水分)发生反应,从而造成胶水不干。

      对于这样的油墨可以加大上胶量以保证复合强度,还可以提高胶水的工作浓度减轻其对油墨的溶解和渗透,另外在配胶时要多加固化剂保证胶水干透。

      如果油墨的复溶性太强,在涂胶时也会发生“咬色”现象,表现为涂胶辊表面会出现模糊的印刷图案,严重时胶盘中的胶水会呈现印刷油墨的颜色,污染复合产品并影响透明度。

      解决办法是提高复合速度,减小压印辊压力以减少接触时间也可以解决,刮刀向后撤一点效果也会好些,提高胶水的工作浓度对此问题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做剥离强度检查时,使用复溶性太强的油墨加工的复合产品往往容易从油墨层的中间分开,从而导致产品的剥离强度不高。

      复溶性生太强的油墨,其印刷膜在复合时无法使用匀胶辊,因为涂胶后油墨很容易被复溶,复溶后的油墨就会被匀胶辊刮花。

      复溶性太强的白墨,由于涂胶后白墨被复溶而会变得不均匀或者遮盖率下降,在与镀铝膜复合时很容易出现“白点”问题。

      在无溶剂复合时,由于无溶剂粘合剂有较强的流动性,复溶性较强的油墨比较容易随胶水流动而出现“湮墨"现象,即该颜色的油墨的印刷边界变得呈锯齿状,并越过印刷的边界进入到其他颜色之中。

      油墨的复溶性强弱只是影响印刷复合产品质量的因素之一,希望以上的讨论能对软包装企业查找问题的原因有所裨益。

      在材料组织过程中得到了多个油墨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一些观点有不当之处还请业内同仁斧正。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

采购或询价产品,请直接拨打电话联系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