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按需出版之他山之石 赢利可期

2014-02-20 11:02:41970
来源:中国包装印刷机械网
  【ppzhan摘要】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传统出版行业陷入发展困境。在数字印刷的帮助下,按需出版成为困境化解的勇士,但是在这个新领域,我们可以如何实现赢利呢?这个问题还在探索中,在这期间我们不妨看看国外按需出版版块的发展。

  
  数字印刷的快速发展受到印刷业的强烈关注,而按需印刷作为数字印刷的一种重要应用方式,同样也有了更多发展机遇,尤其是在现在传统出版行业处于行业发展困境的时候。在此,让我们来看一看国外按需出版的发展情况。
  
  国外按需出版之速写
  
  美国
  
  美国是应用按需印刷技术的*之一。美国大的图书批发商英格拉姆集团于1997年便开始致力于实践按需印刷技术,并创立闪电印刷公司。一所学校急需50本已经脱销的教材,出版商找到了闪电印刷公司,这宗生意使该公司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并很快成为深受众多出版商欢迎的按需印刷商。目前,按需印刷在美国出版界的应用已较为普遍,无论是出版商,还是批发商或零售商,都在积极地介入按需印刷技术的应用。与此同时,美国按需印刷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由早期的书目订单的印刷,发展到图书印刷,而且印刷图书的品种也由开始的学术书扩展到众多图书门类。此外,在出版物生产市场上,按需印刷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2011年,美国书目信息服务商Bowker公司发布了美国纸质图书出版年度报告,据其初步统计,虽然近年来电子书持续流行,但是美国传统纸质图书出版种类仍在2010年增加了5%。触发其增长的动力在于按需出版类图书的增加,在网络经营模式的带动下,这一领域的业务急剧增加,预计还将得到长远的发展。据统计,2008年,按需出版图书品种超过传统出版类图书,呈持续增长态势。目前,按需出版图书种类已经达到传统图书出版品种总量的8倍之多,在美国,很多出版社都已涉足这一市场。2010年,美国三大出版社占据了按需出版图书市场近87%的份额,而需要注意的是,它们都是非传统出版商出身。
  
  日本
  
  日本的出版界在2000年之前便开始尝试按需印刷业务。1999年,日本140余家出版社和书店联合组成“电子书籍社团法人”,决定于1999年11月利用通讯卫星开始电子书籍的传送实验。为此,日本大批发代理商之一的日贩和20家出版社合资5000万日元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资料制作管理的公司,日贩的印刷服务公司又开发出一种即时印书的机器,利用这台机器可以把电脑里的资料列印出来,并且具有装订功能。无论印数多少,日贩印刷服务中心都能在4天之内完成全部印装过程。
  
  据统计,日本按需印刷市场在2009年之前发展很快:2002年日本按需印刷市场规模为1390亿日元,而在2009年,其按需印刷市场规模达到近2800亿日元,创历史新高。而由于外部市场环境恶化,经济不景气,2010年这一市场则有所回落,销售额为2618亿日元。
  
  德国与法国
  
  德国出版界按需印刷的*当属利博利(Libri)集团,其开发的图书按需印刷项目于1999年6月在华盛顿第十届ComputerwordSmithsonianAward大赛中荣获图书生产类数字化BOD的奖项,此后,利博利集团便开始在德国积极实施按需印刷项目。不少大中型出版社和出版集团纷纷加盟,如出版社Dumont、BeLtz等,都利用利博利开发的技术实现他们无风险出版小批量印刷图书的愿望。
  
  法国按需印刷技术的发展,则以零点网上出版社(Oohoo)的崛起为标志。成立于1998年的零点网上出版社,不但是一家网上书——读者可以通过其站点订购各出版社印刷出版的图书,而且是一个数字化出版资讯交流中心。它把已经出版的印刷版图书数字化,编入书目上网,并开展网上出版与按需印刷业务。读者如果从书目资讯浏览中发现了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便可当即订购电子版本,如果读者需要印刷版,该出版社也能以非常快的速度将印刷成册的图书送到读者手中。
  
  以上有代表性的国家都属于早期发展按需出版业务的*。如今,按需印刷之风几乎已经刮进各地,印刷也开始从专业化向大众化转变。有报道说,拥有Espresso数字印刷机软件和技术的OnDemandBooks公司在2011年9月26日宣布,他们与谷歌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将其超过700万种可以按需印刷的图书加入到GoogleBooks中,消费者很快就可以在GoogleBooks网站上找到这些图书进行购买,并且在近的Espresso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来。
  
  国外成功案例参考
  
  美国闪电之源公司:先发行后印刷
  
  在按需出版领域,这是一家很有名的企业。该公司是美国大的发行商英格拉姆公司的子公司。其商业模式非常清晰,即先发行、后印刷。依托发行机构该公司将600万册图书放在网上,无论平装还是精装,12小时内一定交给客户。目前公司的图书数据库书目达50万册,有13000余家合作出版商,平均印刷版长为1.8本,月印量为150万张,迄今为止通过这种方式印刷的图书数量已超过1亿本。
  
  2012年,英格拉姆宣布了按需印刷技术的新定价模式。喷墨技术的发展使得按需印刷的成本不断下降,这一模式将次让彩色按需印刷成为一项经济实惠的出版选择。这一计划将一本书的成本降到4到5美元的范围,一个500册的小批量印刷,并且规格为6英寸×9英寸时,图书的单本定价将在3美元以下。公司对自己的定位是“WeAreOnDemand”。
  
  KingPrinting公司:与出版商合作
  
  美国KingPrinting公司于1978年创立,目前已经由一家小印刷作坊发展成为书刊印刷领域的印刷商。如今,该公司由于成功地将数字印刷技术应用于短版书刊印刷业务,逐渐探索出了成功的商业模式。KingPrinting公司一直在努力与一些重量级的出版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向他们提供印数少且交货周转快的书刊印制服务。不仅如此,KingPrinting公司还将业务拓展至互联网,创建了Adibooks.com网站,将目光瞄向个人出书市场。通过网站,客户可以方便地上传书稿文件、选择合适的开本和纸张、查看和确认书刊样张、确定书刊印数、终实现印刷。同时,这个网站还可以帮助客户获取ISBN号,联系书商,并在如何建立图书销售渠道方面给出具体的建议。
  
  从以上的成功案例不难看出,按需出版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按订单印刷(先发行后印刷),一种是按照出版商的要求印刷,一种是通过网络印刷渠道的个人出书市场。
  
  实际上,按照出版商要求印刷的方式,跟传统印刷方式相似,公司为出版商印刷好书后交付到出版商手中。不同之处在于,由于采取数字印刷技术,保证了出版商手中的书籍*断版,这不仅满足了读者随时购买的需求,也大限度地给出版商和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另外,订单的数量可以非常低,从几百册到几千册都可以。从公司接收订单到客户收到图书,周期非常短。由此,出版商从库存的消费中腾出了更多的资金。而先发行后印刷的方式则彻底颠覆了从出版到印刷的传统出版流程,真正做到零库存,而且能够做到24小时供货不间断。此外个人出书市场也是一个新兴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在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中,按需出版肯定会占据很大的市场。

上一篇:富士施乐计划进军泰国办公用纸市场

下一篇:合成化学物质应用于食品包装应当心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