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单凹机油墨流平性差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07/7/25 11:11:17
浏览次数:1836
    厦门某用户在使用贞亨利单凹机印制滁州烟厂红三环烟标时,橘黄底色出现类似油墨中气泡被刮刀划破像彗尾形状的划痕。如图1所示:

图1  类似彗尾形状的划痕

    这种情况时有时无,位置也不固定。经过贞亨利调试人员与用户及油墨厂家的共同努力,把墨槽结构作了改进。

图2  原墨槽和磁力匀墨辊位置

图3  改进后墨槽和磁力匀墨辊位置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达到原稿色相,经常要几种油墨兑在一起。单凹机印版滚筒直径大、转速低,溶剂和颜料易分层。如图2:凹版网穴进入油墨液面时,首先接触表层不均匀油墨。北京贞亨利单凹机墨槽底部设计了安放磁力搅墨辊的位置,主要针对金墨、珠光油墨。如果将设置在墨槽底部的磁力匀墨辊向离合轴方向平移。使凹版网穴进入油墨液面时,首先接触到由磁力匀墨辊打匀的油墨。根据这种设想,重新制作了新的墨槽,情况就*改观了。(如图3)试印了二百张无一张出现彗尾形状的划痕。将磁力匀墨辊去除,彗尾形状的划痕再次出现。由此证明,将磁力搅墨辊平移的方案是成功的。
    与卷凹机印品进行对比,单凹机印刷实地的流平性比不上卷凹机,原因之一在于磁力匀墨辊的使用。卷凹机磁力匀墨辊大多放置在刮刀另一侧。除匀墨外,还起到防止油墨飞溅的作用。所以,单凹机在工艺的应用方面,还应多向卷凹机学习。

    顺德新潮陈奕有不同观点:

    他认为,通过给磁力匀墨辊包水辊套(反包,没毛的朝外)就可以解决。

图4 

    没包水辊套之前,刮刀刮墨后网穴中的油墨转移到纸张上,网穴剩下的油墨很快干了,当重新再转到墨槽,干了的油墨不能瞬间重新溶解,然后再经过刮刀,会把没*溶解的油墨带出来从而出现斑痕,也由于原来网穴油墨没*溶解,会出现流平不好或颜色偏浅。
    包了水辊套后,差不多等于将网穴先擦洗一遍,再有新的油墨补充网穴,这种方法一直很有效。
    总之,油墨流平性是凹印质量的关键,有的用户把握不好,达不到卷凹的效果,导致无法接单。以上两种方法*用户,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