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输出预检软件之应用讨论

发布时间:2013/6/17 16:46:23
浏览次数:967
(来源:)
  相信每一位做印前制版的读者,都有一大堆输出不成功的经验。由有输出机及光栅处理器的头一天,对笔者来说是十一年前的某一天。文件之光栅处理从来也是一个恶梦。当一个檔案送进不论如何昂贵及精密之RIP中,好像买马投注一样的看着输出机的灯号,求神拜佛有菲林可以输出。但就算有菲林输出,请不要开心太早,请仔细检查菲林,看是不是可印性高之东西。再者,还要看输出之东西,是不是就是你或设计者预期之东西。归纳三个重点问题:
  
  1、如何保证输出就是输入设计;
  
  2、输出件之可印性;
  
  3、RIP之计算错误
  
  输出就等于输入-电子菲林之概念
  
  为了避免不必要之输出计算所产生之变化,笔者建议大家采纳国外一些经验,转向使用一些比较输出稳定度高之电子檔案格式,使文件之设计者从檔案制作入手解决此zui基本之头痛问题。先从问题根源理解问题。RIP光栅处理zui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把低解像度之桌面用设计檔案计算出精密之高解像点阵式输出机可用文件。故此TIFF-1bit或TIFF格式为zui安全,而高解像之PDF又较PS格式安全。TIFF-1bit较适合分印用途,而如果要跨厂跨地域,那PDF/X为一理想选择。美国则流行用PDF/x-1a及SWOP标准作为业界通用格式,欧洲则用PDF/x-3格式为建议。笔者就倾向建议业界考虑采用PDF/x-3。如果印件设计者能提供PDF/x-3文件予输出部门。基本之输出不符现象可以避免。但问题是产生PDF/x-3檔案需要有很多基本印刷知识。其实想想如果任何人也说随随便便可以产生PDF文件予输出印刷。那倒不如要他认认真真想清楚才输出一个工业认可之檔案。
  
  印刷要求之检验
  
  其实用软件作为预检不是新鲜的产物。我所知的zui早一件预检软件已是十年前的产品。问题亦是出于使用操作之时,有很多设定是需要用家作出决定的。例如幼线保护。如果文件中有一条很幼的线,那输出的同事怎么决定有多幼才不能印刷呢?又如果客户坚持要输出又怎办?
  
  但不要认为预检一无是处。在此,大部分预检也可正常检查出诸如图片解像度不足,或OPI缺图,或分色及专色处理不正常,即四色分出五色等等之印刷相关之条件。
  
  笔者建议处理输出的同事好好利用这些好处及方便,以确保zui基本之可印性。参考功能如下:
  
  1、补漏白检测;
  
  2、陷印处理,幼线陷印保护;
  
  3、幼线细字检测;
  
  4、分色之确认,四色还是带专色处理;
  
  5、图片解像度检测;
  
  6、OPI功能检测;
  
  7、页面尺寸之检测
  
  RIP光栅计算预检
  
  zui后还是要面对RIPPING光栅计算。先要读者明白任何软件产生之格式都会有所谓Header及Content之分。Header只是一些说明记录部分,真正的内容还是在Content中,如字款及字库,Header会说明文本中所用之字体及有否内带字库,但事实有否真的有带是要从Content计算出来的。而大部分市面之预检软件也只是检测Header之说明,并非真的仔细查看文件Content部分,所以有时就算检测过关,但真的到RIPPING时也出现错误。而因为电脑计算能力之提升,市面上是有两间公司提供预检软件,其预检方式是做模拟RIPPING的,就是说它们不看文件的Header,而直接计算文件看看效果有没有问题。当然这两个软件要求有较高能力之计算机去运作,但他们又真的是zui保险的预检软件。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