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包装印刷产业网免费3

收藏

“十三五”期间纺织标准化的五大攻坚方向

时间:2017-03-15      阅读:249

纺织标准化工作以标准体系建设为中心,系统完整地梳理和构建了纺织标准体系。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纺织业结合行业实际情况,编制了《纺织行业“十二五”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对我国纺织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框架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规划。
此外,纺织标准化在制修订标准的同时,还在技术机构、人才队伍和管理机制三方面入手,提升纺织标准化工作质量和效率。“目前,全行业标准化技术机构总数达28个,以技术机构为平台,吸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各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标准工作,形成了一支覆盖面广、代表性强、业务熟练的标准化专业技术队伍。”孙瑞哲说道。
纺织标准化对产品跨界“水土不服” 政府应“大胆放、管”
纵观“十二五”,纺织企业在参与标准化工作方面的主动性不断增强,积极承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甚至标准的起草工作,踊跃参加标准化技术组织工作,企业学标准、用标准的热情高涨,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特别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建立了标委会间联络员工作机制和行业三级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和技术委员会等各相关方的积极作用,全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更加公开透明,相关方参与度更加深入广泛,工作机制更加健全,程序更加优化,管理更加有效。他认为,在纺织标准化领域,跨界融合的标准可能是市场化zui先涌现出来的一批。
中纺联提出“十三五”期间纺织标准化五大攻坚方向
党提出了“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要求,五中全会明确“以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书记2014年提出了“三个转变”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论断;李克强总理也在首届中国质量大会上指出,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水平迈进,必须坚持标准、法制先行。
可见,党和对质量和标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然而,我国纺织标准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标准工作还不能*产业、科技和产品跨界融合发展,尤其是智能制造、“互联网+”、两化深入融合等新科技革命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现有标准体系中政府主导制订标准占主导,市场自主制订标准供给不足,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标准化工作发展后劲不足,人才和技术支撑亟待加强;标准化技术机构仍需完善,标准化统筹协调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面临即将到来的“十三五”,纺织标准化工作面临着支撑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和自身深化改革的双重任务。*《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为“十三五”纺织标准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也对“十三五”期间标准化工作提出了五大重点攻坚方向:
首先是科学界定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的边界,强化政府标准托底的公共属性,遵循纺织产业链内在逻辑和标准规律,按zui终用途和打通产业链的要求,制订覆盖面广、满足消费者和用户需求的贸易型标准,适当减少政府标准数量和规模。
其次是创新中纺联团体标准(CNTAC)管理模式,让产业链各相关方自愿广泛参与,zui大限度发挥各相关方主动性、积极性和大众智慧,打造中纺联团体标准品牌,先立后破,弥补政府标准空白,置换过渡,推动政府标准改革。
第三是加强重要标准的宣贯,建立行业统一的“标准实施解释”制度和平台,畅通标准实施问题反馈渠道;推动政府对团体标准的引用和扶持,促进团体标准有效实施;开展企业标准水平评价,服务企业标准化发展。
第四是加大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进一步提高标准转化率和采标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并以我国优势特色产业和自主技术为突破口,牵头提出和制订标准;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国内外标准对比分析和重要国内标准的外文翻译工作。
zui后,则是要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为中心,优化标准制订全过程管理,培育发展标准验证检验检测机构和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行业标准化人才、青年骨干和人才梯队;建设支撑标准化管理和信息服务的行业标准信息网络平台。
》》》了解纺织检测仪器:http://www.standard-groups。。cn

上一篇:纺织品/服装耐光色牢度标准要求 下一篇:新型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性标准要求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