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印后设备企业战略管理
时间:2009-07-10 阅读:3683
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印刷行业对我国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及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印刷工业是我国“十五”规划当中的重点发展工业,国家将先后在宁波等几个城市建立纸张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印刷工业的原料及设备。行业经济指标等多项分析表明:1998年以来,印机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印前和印刷技术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而相对落后的印后设备应该是印刷及相关设备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现代印刷机的印刷速度越来越快,而印后设备总是在追赶印刷机的速度。印后加工越来越成为整个印刷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印刷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印后处理的工序。无论是按需短版印刷商还是传统平版印刷商,现在都已认识到今后的盈利点在于印后加工。印刷行业的发展对包括切纸机、包本机、三面切书机等在内的印后加工主要设备提出了更率、更高质量的要求,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印后设备是印刷企业必需的设备。印后设备市场巨大,并且市场呈持续稳定发展趋势。据国家“十五”规划预测,仅程控切纸机未来5年中的年需求量将上升到1500台,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经济效益可观。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逐步开放,进口关税逐步降低,同其它机电产品一样,国外印刷机械产品将蜂拥而至,形成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因此大力推进印刷机械*产品产业化,增强我国印刷机械产品自身竞争力,也是我国相关部门应当急切解决的问题。现代企业之间,尤其是同上发展成熟的公司、集团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的竞争,营销的竞争、管理的竞争、生产的竞争、技术的竞争等简单层面上。
从60年代开始,企业战略管理先后经历了60年代的兴起期、70年代的热潮期、80年代的回落期、90年代的重振和高度发展期。到现在,企业战略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和指导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并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相互间十分紧密的时代。社会环境、行业环境的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会对企业的经营结果和管理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看其能否灵活运用企业战略管理,将各种资源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印后设备产品生命周期长,市场发展比较规律,国内市场短期内受政府及出版部门的政策影响较大,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短期内老机型的销量仍会持续增长,但必然会淡出历史舞台。印刷媒体的发展对印后设备不断产生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分析市场现状与潜在市场是制定战略的*步。
美国管理学者小阿尔福莱德·D·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一书揭开了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的序幕,并且给企业战略管理下了明确的定义。他认为,企业战略是影响和决定企业发展的*目标,是选择企业达到既定目标所要遵循的路线途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和途径对企业已有资源进行*化配置。
后来形成了战略构造中的基本学派--设计学派,其中将战略构造纸分为制定与实施两大部分。在制定过程中要用SWOT分析方法,即全面分析组织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的相互制约因素。该学派总结了一句至今仍有相当影响的至理名言:企业战略是使组织自身的条件与所处环境的机会相适应。他们要求企业战略通过一种模式,将企业的目标、方针政策、经营活动和不确定的环境结合起来,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特殊属性和竞争优势。同时产生的学派还有计划学派(Planning School),该学派一般将战略分为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两大类。之后还产生了如环境服务组织(Environment Serving Organization,即ESO)、思想、企业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 the Cooration)、学习学派(Learning School)等,都是企业战略研究的结果和体现。由于印刷行业背景较为深远,印后设备身处其中,因此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产品和营销,人文背景也很重要,国外公司对这些方面都十分重视。企业应采用SWOT分析方法等工具掌握自身优势、劣势,对比竞争对手。打个比方说:某公司生产的切纸机在市场上和同行当中得到的评价是:运行稳定,切削力量足。这不是一项极为宝贵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反映了一项潜在市场的声音。因为切纸机不仅仅是印刷厂的必需设备,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印刷出版业、造纸业、皮革制造业、包装业、装饰装潢业等多种行业。这些领域对切纸机的需求恰恰是运行稳定、裁切力量大。因此在这一特点上做专、做强,要比在整体上做强容易得多,同时也更加容易形成垄断,巩固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有很多国外发达国家的*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地传入我国。我国经济正在同接轨,加入WTO使得学习、掌握、运用*的方法更加重要和紧迫。企业战略管理就是其中一项十分重的内容,因为我们不仅要面临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更要面临国内竞争对手的不断发展。
然而企业战略的学习和应用决不能盲目和冒进,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双刃剑。正确地审时度势,准确地处理好环境-战略-组织的关系,才能发挥企业战略管理的巨大威办。面对竞争对手,实力固然重要,但是正确的战略则更为重要。不仅大型企业需要企业战略管理,中小型企业也需要企业战略管理。以企业产品市场定位为例,我们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做法就和上的通行惯例有较大差别。国内的情况是大企业做中市场、小企业做低端市场。而上对市场的划分是按市场的总量划分的,即主流市场和次主流市场、非主流市场。大型企业做出货量zui大的市场(中低端市场),由于利润总量zui大,竞争zui为激烈,所以大企业会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将对手挤出竞争行列,因为大规模的生产带来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是其zui为有效的竞争优势。而相对规模较小,生产能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会选择并不是大企业主攻方向的次主流市场与非主流市场。
在国内只有家电、日用百货等行业与通行的战略法则相同,而相当数量的行业都不尽如此,在这一点上必须加以重视。一方面由于这些行业的利润总量和消费量不像家电与日用品那样巨大;另一方面由于关税和本土化问题,国外企业相对国内一些企业无法形成成本优势,所以多数做所谓的市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市场空隙尽快形成规模,这将是国内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契机。不然,等到市场不断饱和,大集团为了生存发展,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而我们还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那就会不可避免地退出主流市场。国内的中小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以应对未来的发展。
战略管理一词zui初是由美国企业家兼学者安索夫在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当中提出的,安索夫在1979年又专门写了《战略管理理论》一书。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计划决策相结合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也有其它学者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企业组织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zui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战略管理应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首先是适应环境原则:成功的企业战略管理重视的是企业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其目的是使企业能够适应、利用,甚至影响环境的变化。其次就是要坚持全过程管理原则,企业战略管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将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实施、控制和评价等看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加以管理,以充分提高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再次就是要遵循整体*原则,也就是说局部要充分支持整体,对大局对整体的*才是的。当然还要尽量做到全员参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及时的信息反馈和修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动态的战略管理。深入细致地了解市场,获取客户的需求,把握市场的走向、技术的趋势,了解自身实力,发掘自身优势,建立动态的信息渠道。这种做法在不久的将来也同样是印后设备生产企业克敌制胜的必经之路。
还有一点必须充分认识到的就是企业战略管理是具有层次的,并不仅仅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事,中层和基层员工都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只有将战略体系充分地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细节才会发挥其zui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