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森:包装业务增速放缓 国内常温奶潜力
——专访利乐总裁兼CEO杨德森
- 发布时间:2016-01-08
- 浏览次数:1701
专访利乐总裁兼CEO杨德森
近日,在接受《财经日报》专访时这位食品包装行业巨头的领导人毫不讳言,目前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现存诸多挑战。
现存多重挑战
“我们公司成立于1952年,初起步是以牛奶包装的生产、销售为主。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户需求的变化,又进入了果汁、饮料等产品的加工处理、包装领域。在中国,市场发展有所不同。上世纪70年代末,开拓中国市场时,乳业还不成气候,以地方性的公司为主。所以,初的业务主要是包装饮料制品。但我们认为,乳制品的需求较大,因此不断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地方性乳品企业联络,包括参与政府的人才培训项目等。”杨德森说,近些年来,乳品的生产与消费有极大提升,对利乐的业务有不小促进。“目前就国内消费量来说,人均乳制品的消费相比欧洲依然存在差距,未来还有潜在机遇。”
利乐公司总裁兼CEO杨德森
杨德森表示,“相比海外客户,中国市场呈现了以下特点:,有不少体量很大的客户。这与本地市场规模大、地域广阔直接相关。因此,我们需要满足大客户的特别需求,如高速机就是应大客户所需而生的。如果速度跟不上,很难应对如此之大的需求。此外,中国大部分的牛奶饮料商品规格容量较小,也就是俗称的个人装。而在欧洲,很多产品都是家庭装(或大包装)形式。研发上,也需配合中国小包装市场的这行趋势而设计。另一方面,国内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其人均乳品消费量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反之农村地区的这一数字就骤降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相信乳制品的消费有巨大潜力。”
他向记者坦言,对利乐这样的全球性公司来说,在华发展存有三大挑战。,人均消费量有待提升,未来会继续开拓这一市场。第二,与产业链伙伴携手保护食品安全。第三,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价值,如增加产品包装的多样性(包括不同形状、不同材料及多功能性等),提供“一步式开盖”解决方案(只需拧一下,就可安全方便地饮用)、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体质的低乳糖产品等。
常温奶市场为主流产品
谈及不同类型乳品的市场表现,杨德森认为,选择消费巴氏奶还是常温奶,取决于当地的消费习惯和物流仓储条件。“冷藏类产品在这几年的增幅确实较快,与该品类基数小有一定关系。在中国,绝大部分的牛奶消费还是常温奶,冷藏产品要求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各环节都具备完善的冷链系统,成本很可观。中国的情况更特别一些:国内的奶源、人口分布并不均衡。中国奶源分布在北方,因为北纬45度以上是较适合养牛,但中国消费牛奶更多的人,却住在东南沿海地带。这一情况使得常温奶成为恰当的解决方案。这与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很相似,即常温奶占市场主流地位;而北欧国家可能更多的是冷藏产品。”
此外他也不否认,利乐在中国的业务增速确有放缓,“这与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是同步的。此前,中国经济的增速高达两位数,现在则进入了平缓期。利乐对全球业务的设定目标增幅5%。中国市场很大,所以中国市场的增长,影响着全球目标的达成。当然,今年这种比较特殊的经济形势下,增长确缓慢,毫无疑问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但长远来看,我们还是相信中国市场特别是乳业市场会有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