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万捷:艺术为人民服务
- 发布时间:2013-11-02
- 浏览次数:1356
万捷,雅昌集团董事长。他是世界高印刷水平的者,是从传统行业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成功转型的先行者。他提出并实现了“传统印刷+IT技术+文化艺术”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国印刷业达到先进水平。因为他的出现,中国印刷27次夺得世界印刷高奖项,使中国人在900年后为印刷术的故乡重新赢得世界的尊敬。2012年他成功当选首届文化产业年度人物。
班尼奖,号称全球印刷界的奥斯卡,评选之严令许多国际知名的印刷企业都望尘莫及。然而有一家企业,迄今已经五次摘得班尼奖金奖桂冠—这份殊荣属于雅昌集团,属于它的当家人万捷。
假如活字印刷术的毕昇从900多年前的北宋穿越到今天,他或许想见到的人是万捷。因为,他毕其一生取得的发明成就在万捷手里再次达到了一个的世界高度。
万捷的事业轨迹始于印刷。1985年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的他被分配到中科院印刷所,仅仅上了7个月的班,他就辞职不干了,南下深圳应聘一家日资印刷公司,理由是“这种安静平稳的生活从来就不是我的梦想”。两年后,25岁的万捷因工作出色升任董事厂长,成为这家企业中年轻的董事。又过了5年,一心要打造印刷企业的万捷毅然下海创业,于是有了今天雅昌集团的前身—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如何在众多的印刷企业中脱颖而出?万捷另辟蹊径、瞄准。“要做就做到好、、专业。”万捷自称“是一个要求非常高、非常讲究的人,甚至近乎苛刻”。多年来,万捷养成一个习惯,只要在公司,每天的件事情就是去制版车间看样板,挑毛病,就连印刷品的包装纸和绑带都要求精挑细选。或许正是在他挑剔目光的注视下,雅昌的产品质量达到极高的境界。
10多年的精益求精换来的是别人望尘莫及的印刷品质。从北京奥运会申办报告、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到每年寄给各的贺年卡;从锦绣为封、雕木为匣的艺术图书到重达几十斤的《迈克尔·杰克逊》等纪念画册,全部出自雅昌之手。雅昌的员工们说:“老板闭着眼睛都能闻出眼前的书是不是雅昌印刷的。”在老朋友万科董事长王石看来,万捷的成功绝非偶然,“这背后折射的是他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极尽的专业主义追求”。
当全世界都在为纸质媒介的冬天来临而忧虑时,万捷却看到了春天的气息。“书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印刷品,装帧精美、别具一格的书还是艺术品、收藏品,甚至可以是品。”由此也不难理解,当《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诗经》等摆到班尼奖评委面前时,他们是何等的叹为观止,评其为“世界美丽的书”。
“如果把印刷只定义在纸上,那未免太小看了印刷,它可以是影像的,可以是电子的,它依然需要数据处理、图像设计,只是换了一个载体。”在万捷的眼里,印刷可以无处不在。由此,拥有2500万艺术品资料的雅昌数据库、雅昌艺术网、雅昌艺术影像中心、在建的雅昌艺术图书馆早已脱离印刷的传统形态,在今天数字化、信息化的艺术世界里大放异彩。
从一个传统行业起步,每一次转型、每一步开拓,都能清晰地看到雅昌创新的足迹,但它同时又是有坚守的,那就是“艺术”。只要谈到艺术,万捷就滔滔不绝,兴奋而快乐。“我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艺术,雅昌的每一项工作都只为艺术服务。”万捷说这源于他“从小就喜欢艺术的东西”。自创立以来,雅昌印制的图书超过4万种,1.5亿册,几乎全部是为艺术而定制。
在万捷布满各式艺术品的办公室里,墙上一个人的画像格外醒目,他就是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乔布斯是我的偶像,他有一句话,活着要改变世界。雅昌人也有一句话:活着要有益于世界。”万捷说,雅昌所做的是生意,更是财富,是一笔对人类文化精华保护和传承的巨大财富。
2004年,一次会议的间歇,在一张随意拿到的餐巾纸上,万捷写下了“艺术为人民服务”7个大字。在历经10余年耕耘探索后,万捷为雅昌指明了前行的方向。“雅昌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爱上艺术,让艺术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从服务小众到服务大众,将心中的小爱变为更多人的大爱,你会发现,10年后的今天,每个人与艺术的距离变得从未有过的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