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昼夜颠倒生活着的印刷工人——俆培鸣

发布时间:2013-07-29
浏览次数:1391
  厚厚一叠报纸的“出炉”,少不了一群人的默默奉献,他们就是印刷工人。57岁的俆培鸣就是其中一员。他在1980年进入印刷行业,1995年到报社工作,一直都是踏着星光上班,迎着朝阳下班,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前段时间,公司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把他的工作时间调整为白天,俆培鸣长长地嘘了口气:“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俆培鸣一般都是晚上10点开始上班,次日凌晨四五点钟才下班。有些时候,则要来得更早,走得更晚。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为等新华社稿子、图片,编辑部排好版面已是次日凌晨6点,俆培鸣他们就一直在单位待命。等到报纸版样陆续送到,俆培鸣便和同事们开始“和时间赛跑”,确保读者可以更快地读到报纸。
  
  刚开始从事印刷行业时,俆培鸣对印刷机器的轰隆声很不习惯,“感觉就像火车从身边开过一样,震耳欲聋。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现在俆培鸣对噪音已经不敏感了,和同事对话也不用扯着嗓子喊,只要打手势、对口型,双方就能明白意思。
  
  常年夜班,白天休息;以噪声为背景,与油墨共呼吸;很少有节日概念,工作时要连续作业几个小时……印刷工人的辛苦自不待言。不过,十几年来,俆培鸣欣喜见证了印刷行业的发展:机器越来越先进,人为调节的环节越来越简便,尤其是东阳日报有限公司今年从德国引进的海德堡印刷设备,更是填补了我市印刷行业无设备的空白,为我市印刷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机器保证了我们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印刷任务,科技发展真是快!”俆培鸣感叹道。
  
  如今,随着报业的发展,报纸印刷数量越来越多,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不变的是,俆培鸣和同事们一直坚持着,守好报纸发行前的后一道关。“其实,上夜班大的好处,就是每天可以先看到别人还不知道的新闻。”俆培鸣说。

上一篇:宏景庞春华:企业自适应能力提高有助力企业的发展

下一篇:袁治能荣获行业创新企业家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