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康启来:从事印刷行业工作30年感言

——康启来:从事印刷行业工作30年感言
发布时间:2010-01-14
浏览次数:5723

——福建莆田鸿立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康启来感言

  回想我自己在印刷行业工作的30年里,可以说,在我不寻常、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上,我把自己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印刷事业,不仅是包装印刷的忠实实践者,而且亲眼见证了中国包装印刷工业的发展过程,在此之际将自己的从业感言和盘托出,与读者共享。

  缘定职业人生

  1978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也是我在莆田二中完成高中学业后人生面临的转折点,我本想凭着自己在高中班念文科,基础还算扎实,加上自己对文科浓厚的兴趣,考大学中文系或新闻专业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可没有想到就在临近高考期间,父亲生病住院,我想起之前原部队老营长来家探望时留下的嘱咐:“你父亲解放前生活十分清苦,在部队时又落下一身伤残,现在很需要你照顾好他的身体。”于是,作为家里独子的我终于打定主意,不考大学了,就在本地找份工作做。考虑到父亲身体健康的原因,我暂时先是在附近的莆田医院做一段临时工,这样既可有一份收入接济家庭,又可好好照顾革命残废军人的父亲。按照当时的政策,街道领导早已为我办理了照顾证(当时照顾城镇居民优先安排工作用的),我就等着合适的招工机会。可到了年底,驻闽某部队来莆征兵,我怀着对军营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仰慕心情,积极报名并顺利过了政审和体检关,可没有想到,就在即将动身的前几天,父亲病情复发住进福建省立医院治疗,我不得不痛失当兵的机会。

  到1979年6月我们街道来了几名印刷厂的招工指标,当时的印刷厂在本县14家国有企业中排列前几名,许多人都十分向往,千方百计争着应招,可街道老支部书记毕竟对荣誉军人家庭有感情,指定一份名额留给了我,就这样我成了一名印刷工。也许,是我对包装印刷的特别钟情吧,其间已经成为工厂生产骨干我放弃了几次银行、公安的招聘考试机会,而十分执着于从事印刷行业,不想一干就是30年。在我看来人生从事什么职业,也是一种缘分。所以,我常常在想,一念之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但是,家庭环境的原因也往往容易左右一个人的人生态度。现在看来我当时的选择,照顾好了一个为革命负伤致残的二等残废军人,让他没有遗憾聊度余生,而选择从事印刷行业,工作虽然苦一些,但我还是无怨无悔的。在不知不觉中我还是熬过了艰难的30年,虽然,没有得到丰厚的回报,但是,我想,知足常乐就行,过于奢求只能给自己增加精神负担,对心理健康有害而无益,这也就是我实在的人生观。

  老实做人执着做事

  “老实做人,执着做事”是我的人生态度。1979年6月我被印刷厂招收为凸版印刷工,记得,当时车间领导也没有指定我到哪个机台去学,而是让我在车间先随便看一看。我想,“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每次在主动干完杂活、粗活和脏活(如擦机器、清洗胶辊等)后,我就利用空隙时间到印刷机旁边学摆纸。功夫不负有心人,四五天以后我就学会理纸、整纸、摆纸操作了。凭着我为人诚恳、踏实,做事认真,许多老师傅也都很愿意手把手教我操作技术,于是,我也很快学会了包括装版、调整机器、调墨等印刷基本操作要领,不到半个月我就独立开机上晚班了。由于,我对印刷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对机器的结构和运动原理,总是留意去观察,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当设备发生故障和拆卸机器时,我就会用心去观察和研究,久而久之,我就熟悉了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后,我自己操作的各种凸版印刷机除大修外,日常维护修理我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也许,是熟能生巧的缘故吧,当有的机器出现一些规律性的电路故障,我自己就可以排除了。凭着我平时爱动脑筋的个性,我还善于对一些不合理的机械部件进行优化改进,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以同类型、同时引进使用的机器,使用十年后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开过的机器不仅利用率高,印刷适应性也广,且还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而其它的机器却早已报废不能使用了,这正是不同方式进行使用和维护设备的必然结果。

  在凸版生产实践过程中,我以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开创了用自动凸版印刷机印刷号码、印刷超薄纸的先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想起往事,至今我对以前设备改进过程中的一些遭遇,仍然记忆犹新。记得,原来工厂设备科一名老科长,对我平时老是擅自拆开机器零件,甚至钻、锉机器部件、调整凸轮工作时间等做法,很反感。有一次我“偷偷”拔掉机器压纸杆凸轮的定位销,将凸轮的位置挪移一点,改变其工作时间,以适应不同纸张印刷的要求,结果被发现后当场受到恶狠狠的指责:“那个凸轮工作时间是人家工程师设计定好的,你怎么能随便去改动?把定位销拔掉,凸轮怎么紧固好?要把机器搞坏掉,我看你怎么交代?”还好当时的老厂长经常会到车间看看新机器的使用情况,当他知道同类机台不能印刷的产品,我的机台都可以印刷,而且印刷效率和质量都比较高,纸张损耗也少,以及有的老客户,都要指定让我印刷他们的产品。于是,不论在大会小会上,他常常都会公开夸奖我。实际上,他有意在会上多次表扬我,是因为平时听烦了个别对我怀有成见或嫉妒心人的“小报告”,而采取婉转拒绝的一种领导艺术。他知道我为人作风正派,性格耿直,得罪人不少,又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够在人才济济的老国有企业里脱颖而出,有些人心理不平衡而借题发挥。敏感度很强的他,早就看在眼里,放在心里。由于厂长态度明朗化,原来对我有成见的人,终于改变了对我的看法;平时嫉妒我加班费赚得比基本工资还多,而到处对我说三道四的人,得不到“遥相呼应”,就觉得自讨没趣了,我的“思想包袱”也没有了,这些给了我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也是使我能够坚持在国有印刷工厂做26年工作的原因。2006年原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我怀着换一换工作环境,体验新“生活”的心态,来到近在咫尺的莆田鸿立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一直工作至今。

  忘我工作淡忘家庭

  在从事印刷工作的30年中,我怀着对事业无比热爱的心态,诚恳工作,不说大话;心胸广阔,大度做人;默默奉献,不计名利。凭着我憨厚、诚实、勤劳、实干、钻研的个性和精神,我赢得了历任领导的信任,先后开过多种机器机、做过班组长、机印车间副主任、厂工会委员、凸印分厂厂长、厂管委会副主任、品管部长、生产部和质检部经理等工作,虽然,没有什么丰厚的收入,但是,我心态好,心里想得开。所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不怕劳动报酬低于别人,就怕自己技术和能力不如人家;不与别人攀比待遇高低,不计较工作做多做少;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就怕任务不能圆满完成。自我进厂到80年代末,那段时间工厂生产比较繁忙,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及时,我几乎是天天加班加点到深夜,但是,我从无怨言。所以,凡是领导安排生产计划感到很为难的产品,都会首先考虑安排给我做。因此,我也常常加班加点到深夜,而忽略了还在宿舍里熟睡的幼小女儿。而到晚上女儿一觉醒来的哭闹声,常常是惊动了左邻右舍,好心的邻居都会着急地跑到车间去招呼我,而每次急忙忙地冲到宿舍去,看到的几乎都是一片狼藉的情景,不是尿湿满床,就是屎滚得浑身臭气冲天,我草草收拾后,又得赶回车间生产。还有一次更让我终身难忘:我妻子从鞋厂上完夜班回到宿舍,看到女儿(哺乳期)躺在床下不停地哭啼,头顶上还摔出一个大包包,她也痛心地哭了,当我赶回宿舍听到母女俩节奏杂乱的哭啼声,我的心都要碎了。然而“男儿有泪不轻弹”,每次我回想这些往事,我常常就会情不自禁地暗暗落泪,为了做好印刷生产工作我对家庭亏欠实在太多了。

 恪尽职守不计得失

  在我担任生产部经理期间,我还仍然倾心于生产一线的工作,并不断进行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技术创新。当公司程控切纸机操作者辞职,新招员工不会操作,繁重的生产任务集中压在我身上时,我就利用自己在生产一线几十年工作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多面手”专长,在工作空隙时间,手把手教会了一个操作者,缓解了切成品的生产压力。当看到急用的产品还滞留生产线上时,我常常亲自动手将产品送到相关的生产工序,以保证产品的及时完成。

  针对公司生产旺季时,模切机生产任务压力比较大,我情急之下突然从凸印工艺得到创新的灵感,于是亲自动手采用胶印机进行压痕试验,工艺终于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仅降低了压痕生产成本,而且也较好地提高了压痕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有一位员工曾经对我说:“雇你这样实干型的经理,公司合算。”但是,为人憨厚,不善吹嘘和奉承是我的本性,所以,我也从来不会因为多做事而到处邀功。因此,在默默无闻的人生处世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令自己心理不平衡的情况,包括之前曾得到某种的承诺,而没有得到主动诚信兑现的情况,我也不会去多“罗嗦”什么,但我总是暗自安慰自己:吃亏是福,吃亏也是积德和大度的表现。吃亏都是暂时的,不论如何,人的精神是绝不能亏的。所以,我从来不会赌气而对工作持消极态度。我想,不管怎么样,精神乐观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人的心理健康比什么都重要,这是用金钱都无法换到的。

  正是这种处世人生信念的支持,才使我能够端正人生态度,在工作中面临重重困难、压力和挫折时,能够自如应付。尤其是有一段时间,公司有的管理人员长期请假,但是,我也二话没说,把属于其他岗位的事自己都包揽了,结果一做下来,就是将近2年的时间,公司节约了开支,我自己却搞累了。但是,我不奢求什么,只求生产能正常运转,没有人来“找麻烦”,我心里就知足了。我常常在想,只要自己工作上用心加上细心,不出什么差错,心不烦,精神乐观,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勤于笔耕尽责尽力

  30年来实实在在的工作,使我增加了人生的阅历,也积累丰富的生产和管理工作经验,这些也给我的创作带来的灵感和素材,也使我成为包装印刷行业通讯员、特约撰稿人、特约记者和地方一些报纸的通讯员的基础条件。我深知,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导向;包装印刷行业的发展,需要利用行业媒体作为桥梁,这也是企业推介产品,以及进行技术和管理交流的好途径。尽管我的工作比较繁忙,但是,通讯员职业的责任感使我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常常早起床晚休息,勤于笔耕、尽责尽力。有时刚躺下正要休息,突然来灵感,我就会马上起来开电脑,把稿子提纲要点写好才能入睡。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酿造》、《中国包装报》、《中国印刷》、《中国包装》、《印刷技术》、《印刷世界》、《纸包装工业》、《全球瓦楞工业》、《全球彩盒工业》《纸张行情》、《太空梭》、《福建工商报》、《法制报》和《湄洲日报》等几十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在凸印分厂工作期间,常常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多,采写的一些社会新闻稿很受编辑和读者的欢迎。主要社会新闻作品有《打假应严打》、《警惕名片带来的明骗》、《警惕!没有贪心也受骗》、《莲花粉下设骗局》、《假交警落网真交警洗冤》、《骗子上演双簧计,偷鸡不成蚀把米》、《撞上“桃花运”,跌入大陷阱》、《街头设赌摊猜“瓜子”——骗人诈钱》、《求财心切中了双簧计,万元真币换假英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育读者,减少和抑制犯罪活动的良好收效,多篇文章获得奖励。一些管理和工艺技术题材的文章,在印刷行业备受关注,如:《低定量高强度瓦楞纸箱质量控制之我见》、《用装订铁丝在胶印机上进行压痕吊旗的创新工艺》、《纸箱印刷企业如何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实习管理和实习教学工作体会》、《压纹包装纸生产工艺技术控制之我见》、《真空镀铝纸标签生产工艺技术控制》、《金融危机过后纸箱企业经营管理方向的思考》等数数十篇,深受读者的青睐。历年来,我多次应邀到有关行业展会上进行演讲,传播技术创新成果和管理方式,为中国包装印刷行业的发展,尽责尽力,我也是乐此不疲。

  实践和见证印刷工艺发展过程

  80年代初期,我所在工厂先进的设备,就是一台全开二回转自动平台印刷机,输纸是全自动的,但是,装一套32开规格的活字版要耗费几个小时,若是装一套铸造铅版(课本),要花费十几到二十多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搞得人也很累,印刷质量又不好,总觉得还是很落后。那时活字版和铸造铅版生产工艺,也是十分费工费时的,四开印刷机要装一套32开活字版,也得用几十分钟,手脚慢的人,时间花费则更多。对于铸造铅版的装版,花费时间则更多了,每块铅版要经过刨底、钻钉孔、下垫、中垫、定位、上垫等繁琐的工序,时间至少要花费2小时左右,慢的要半天以上。从事过落后、笨重的铅版生产工艺经历,磨练的我的耐性和意志,也使我养成了勤奋、勤劳、吃苦和善于钻研的精神,这些阅历也是成为我以后萌发工艺技术创新的由头和成功的基础。后来工厂向包装装潢印刷生产方向发展,陆续引进了各种型号先进性能的自动凸版印刷机,包括“海德堡”四开 一回转凸版自动平台印刷机到位后,领导首先就会考虑让我参与调试和操作。

  在使用新型先进印刷设备的过程中,我总感到仍然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机器不能适应印刷薄纸的要求、印刷彩色产品采用喷粉防粘工艺不够理想、用锌版印刷实地版容易出现裂痕等等问题,对此,我经过不断研究和探索,对机器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先后就实现了用DT400型自动凸版平台印刷机印刷17克拷贝纸(使机器设计的生产性能提高了2倍多)和30克有光纸(3色包装印刷产品);明暗一次性同时进行的创新印刷工艺,还完成了一机同时印刷两张纸的创新工艺,得到了工厂领导的高度赞扬。针对用锌版印刷实地版容易出现发花和裂痕弊病,我从胶印工艺得到灵感,于是,萌发了利用报废橡皮布印刷烟包盒内衬及封面等产品,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工艺效果。随后,我还研究和探索出新型的调墨配方,使医药彩盒、化妆品吊旗等产品,隔衬纸防粘的落后工艺得以淘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也使生产成本得以较好的降低。

  记得原来采用胶合板作底托的锌版,印刷实地版产品(白纸板材质),印刷2万印左右版面就裂痕了,而采用橡皮布印刷实地版,反复再版印刷好几十万印都没有出现版面裂痕问题,且印刷版面墨色薄而均匀,质量效果十分满意。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除了凸版工艺的不干胶标签印刷机不能淘汰外,平台式的凸版印刷机几乎已经成为历史的“文物”。可我发现像一回转自动凸版印刷机、DT400自动凸版印刷机若略经改造,用于凹凸压印、压纹、压痕等,其质量效果将优于“老虎嘴”式立式模切机生产的产品。现在印刷的技术发展更是今非昔比了,胶印机趋向高速、多色、多功能、全自动方向发展,电脑遥控调整,操作等,印刷效率和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那些老工艺、老设备已经成为人们对印刷历史的难忘记忆。

  回顾自己从事印刷工作30年来,我总感觉做印刷这一行确实很累,尤其是搞质量管理工作,常常面临着各种非议、不理解的怨言,工作阻力和压力大,精神负担也特别重,但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会有这样的结果,除非没有把工作当作一回事,才没有感觉什么精神压力。当然,这不符合我的个性。看来我还得加倍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才能减轻思想和工作压力。
 

(来源必胜网)

上一篇:叶茂西:温州人互动之下再创市场神话

下一篇:王立鹏:坚持以质量立足市场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