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触网”转变思维模式 深度解析“互联网+”
- 2015-07-20 14:07:377591
互联网思维下是个“啥”?
关于“互联网思维”有很多定义,基本概括为: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免费思维,流量思维等。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产品、用户、市场、营销等整个产业链乃至整个产业生态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重新审视的一种思维方式,改变思想观念和商业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出版,是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转变、调整、深化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出版业赢利模式的变化
曾经:
等待选题——设计生产——投入渠道——等待结果的相对被动状态
原因:
做内容(产品)的方式
*以来,传统出版一直处于信息链的上游,掌握着信息资源和传播渠道,以专业的编辑按照自己的要求定期为读者提供产品,确定传播内容。互联网的发展使传统出版中的3个主体即作者、出版者、读者之间实现了更紧的联系,甚至是可逆的“消费需求——生产定制”的新的制作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出版单项的、高高在上的传播方式。作为出版者,我们应该感知这些变化,归纳这些需求,形成与用户的良性互动,从用户那里获得真正的需求输入,并根据需求整合内容资源,打造出相应的知识产品。
尝试:
从产品本质属性决定“谁能用”
关键词:“自我角度”“用户的角度”“利益均衡角度”“补贴策略角度”
产品的本质就是就是内容,提供服务于用户。决定产品的因素很多,内容的质量作为基础,是长远发展的关键,利用技术的方式,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实际上就是互联网平台下的产品服务,互联网平台解决的很多事沟通方式,信息获取的渠道,使用的习惯这些通过技术或是现在人一些行为习惯而形成的产品,本质的内容的还是需要产品人去做全面,内容不是产品功能,也不是产品的表现方式。
内容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团购网站的商家提供的菜品,在线教育类网站提供的学习课程,电商平台买的各种东西等。任何商业模式的呈现,终都会落实具体产品内容本质上,(也有类似社交网络等基于服务类工具化产品),从自我的角度做产品,首先无论你是一个行业专家,技能类高手,本质的属性,在说服了自己的同时,是否能说服你的用户去使用,包括要说的“反馈”。如在线教育而言,目前国内在线教育可以说是刚刚开始,盈利模式都在探索中,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而拿到互联网上有可能理解的方式有了变化,以前是教为主,育为辅,现在如果拿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去理解的话,视乎应该是反过来,育为先,培养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教就演变成一种过程和形式。
目前从事教育的人,都在倡导教育资源公平化,教育方式多样化等,当下社会的无论城市、农村都面临这个问题。那么很多在线教育机构的出发点,就是通过我们的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其中包括名师资源、的题库等。如果从这一步来说,我们是否任务真的认为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各个平台大量涌现,来解决教育的公平化问题呢。当然是不能!这里面需要去想的就是,就是你的平台拿到市场中,你的用户又有多少人可以使用,能使用的很流畅,而且在使用中真的受益了,有提高。这就是服务的品质的提升,用户个性化是持续研究的问题,既平台用户需求和服务服务定位就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的积累,产品使用过程反馈,市场推广的用户的反应一步步去实现、个性的服务目标,那么你服务的群体就出现了一个划分,就是我们服务的是一个群体,一个符合用户需求,使用习惯的用户群。引用一个电商中关于微商的评述“微商不是传统商业的升级,而是商业本质上的回归”,无论何种商业的升级或是更替,其终的还是服务更深入的回归。
从用户反馈和产品体验的角度解决“怎么用”
关键词:“干扰”“喜好”“体验”“技术”
以目前的做的项目为例,在线教育类产品(注:线教育类学生智能化自适应测量系统)
我们提供给用户的,力求做到用户使用有反馈,使用中有传播、操作便捷、产品体验不断提升,以上环境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每个细节展开都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各个之前都是环环相扣的,为什么将反馈将作为元素,因为作为一个产品的初期,我们对用户的了解还是表面层的,用户的真实使用体验是每个产品人必须要时间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到,结合我们以前做的一些活动经验来看,拿我们为例,目前的项目的资源基础是出版资源,我们有传统的教材教辅资源,首先我们将这个作为一个优势资源,在内容上可以一定程度上借鉴以往在内容上的积累,但是不是核心,因为认识到自己不足,所以也寻找了一些外部的力量,和国一些的专家团队合作,共同开发内容资源,这就是一个借力的方式。
因为在自己有的基础上,固步自封就很难有新的理念进来。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财力、人力、社会资源等多方便的付出,特别如果你的产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去研发,团队之前的协作效率,技术的研发能力,产品的策划能力,都是需要各自取长补短。恰恰有的时候,这中间问题就比较明显,学术类专家和互联网产品的实现方式的冲突,因为有的时候做研发的人很容易用目前做互联网产品的一些惯用思路去做产品,而一些学术类专家在自己专业基础上。
营销的方式整个力度
好产品不是自以为好的,而是建立在用户体验之上。从用户的角度看,的产品必须是贴心的。只有站在用户的角度开发产品,创造好的用户体验,让用户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愉悦、惊喜,体会到远远超乎预期的人性化服务,用户才能被牢牢吸引,进而才能对产品和品牌理念形成情感和价值认同
如何做好传统纸媒、PC端、移动端立体出版物的整体策划
激发网络效应在人们接触平台生态圈的瞬间,他们便被多种精心策划的配套机制团团包围,这些机制吸引他们入驻到平台内,与其他用户互动,让他们久留而不想离去。以环环相扣的机制所建立的体系,更能达到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多重目标。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产业与服务群体的整套机制是门艰深的艺术,而我们必须再次强调,这其中的成败关键便是如何运用网络效应。平台模式中的网络效应包括两大类:同边网络效应和跨边网络效应。同边网络效应指的是,当某一边市场群体的用户规模增长时,将会影响同一边群体内的其他使用者所得到的效用;而跨边网络效应指的是,一边用户的规模增长将影响另外一边群体使用该平台所得到的效用。效用增加则称为“正向网络效应”,效用减少则称为“负向网络效应”。通常平台企业所设的机制,都是为了激发网络效应的“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