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概述报业市场发展情况

2012-06-05 09:06:432050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指出“纸笔消失”。“报纸消亡论”早在1994年,就以“媒介恐龙”的说法出现过。
  
  与报业危机理论探讨交相印证的是报业市场:总数减少、发行走低、广告下滑等等。金融危机加速了报业颓势,缩版、裁员、变卖、破产甚至停刊转网等事件屡屡发生。
  
  2007年新年天,瑞典《国内邮报》停刊转网。这份创刊于1645年世界上古老的报纸,发行362年之后停出纸版,震动,《*》发布了题为《报纸会消亡吗》的消息。2008年,《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百岁生日之际宣布图存于网络。此外,还有诸如论坛报集团申请破产保护,纽约时报集团变卖办公大楼以度时艰等等。
  
  美国报纸发行量从1995年的6200万份,下降到2009年4900万份,下降率21%,报媒广告份额也从21.2%降至14.6%。美国调查机构皮尤中心的报告认为,2006年到2009年的美国报业处于“接近自由落体”状态,广告收入下降43%,发行下降16.9%,记者编辑失业率26%,岗位几近1978年的水平。2009年广告收入228亿美元,低于1986年的270亿美元:“如果考虑通胀因素,23年前的27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30亿美元左右”。
  
  其实,报纸受到冲击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电视媒体,美国报纸从1995年开始萎缩,日本报纸1997年出现拐点,欧洲在新世纪初开始了显著的下滑颓势。“总体来说,上世纪才是报业的黄金时代”,《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惋惜留恋之意。
  
  我国报业受到的冲击要“滞后”一些,从2003年到2008年,报纸广告占比逐年下降,分别是:22.5%、20.1%、18.1%,17.0%,此后2年略有回升。*,我国报纸发行数据一直没有一个说法,加上新兴市场、后发优势等说辞,公布的发行量处于上升态势。吴海民对此解读为,“逆势上扬”是份额转移和格局调整,“总体趋势是下滑的”。
  
  新介质的突出优势
  
  在这场论争中,我国学者陈力丹高屋建瓴,把报业危机置于传播技术发展史的大背景下考察,认为在信息介质更替的过程中,各种媒体此消彼长实属正常。他独特的研究视角,指明了报业危机的根源。介质探讨由此成为报业危机的一种新视角。
  
  传播学中的“介质”,是指附载并传送的物质手段,也称载体或媒体。从古到今,用作载送信息的物质,先后有陶鼎、泥板、绢帛、羊皮等,目前为广泛采用的纸张和电子技术。社会选择何种信息介质,主要是基于使用的方便性、获取难易度、容量大小、传播速度、感染力和主动性等指标。任何一种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后继介质,往往具有前承介质没有的突出优势。
  
  纸张的发明是传播*的一次介质革命,因其取材广泛、附载力强、易于保存携带等特点,历经千年长盛不衰。*的电媒给报纸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是源于电子介质的突出优势: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感染力强,突破读者断句识字等局限。但从总体上看,纸媒和电媒各具优势劣势,整个20世纪后半叶,传统四大媒体虽有竞争消长,但也相安无事,紧随整个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但是,同为电子介质,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媒体一经出现,给媒体格局尤其是传统报纸带来了*的震荡和强烈的冲击。这主要是源于其特有的介质优势:
  
  一是信息容量大。在存储技术上,纸媒以纸张为载体、墨迹为手段,对信息编码进行直接复制附载,而网络则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解析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市场发展态势

下一篇:2012年一季度印刷设备器材进出口数据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