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DAVID CARR:未来印刷媒体还能坚持多久

2012-09-27 11:09:251603
来源:百道网
  

《新闻周刊》8月初的一个封面。杂志正在失去美国消费者

        制作新闻类周刊一直都是棘手之事。这需要很多员工顶住巨大的截稿压力,汇总大量的新闻,再加上一些卖弄学问的噱头,后包装给读者。但这一工作现已交给了网络,而且可以实时播报新闻事件,用不着等到一周之后。
  
  蒂娜·布朗(Tina Brown)或许已经知道数字技术的爆发正在颠覆出版行业,但这不能阻止她在2010年末后步入险滩。在西德尼·哈曼(Sidney Harman)买下《新闻周刊》(News week)之后,她把自己的网站《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和《新闻周刊》相结合,以拯救这一濒危的业务,但如今哈曼已去,他的家人也收回了财政资助。损失持续增加,拥有《每日野兽》的IAC/Inter Active Corp公司不得不独自承担重负。
  
  布朗曾担任《名利场》(Vanity Fair)和《纽约客》(The New Yorker)的编辑,让她成为《新闻周刊》的拯救者确实是个奇怪的选择。即使在落魄之时(布朗用1美元买下了负债4000万美元的《新闻周刊》),这本杂志的目标受众依然是美国较不发达地区的广大读者,而布朗这枝曼哈顿媒体圈的温室花朵几乎从不曾光顾那些地方。但她还是让《每日野兽》成为了人们热谈的话题,她自己也从未失去让人们谈论的魔力。不过,经营一本新闻周刊对她来说是一个残忍的、也许是不可战胜的挑战。
  
  由于信息生态系统的变化,周刊被迫放弃新闻,转型为兜售观点的杂志。布朗知道这一点,只是她的一些观点并不总让人叫好。她有时候用力过猛,比如把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形容为*位同性恋总统;有时候又不够努力,就像上周(本文英文版发表于8月12日,这里指8月初的那周——编注)报道的是*的餐饮。
  
  那些预测她的努力会付诸泪水的人可能会想跳一场胜利舞了。但那会显得很傻。问题不在于蒂娜·布朗,也不在于她观念上的种种痴迷,甚至不在于这本周刊的僵化套路。
  
  问题更加具有存在性:所有的杂志,不管是什么类型,都已经不再拥有良好的市场。
  
  和报纸一样,杂志一直处于衰落状态,但现在,杂志也和报纸一样,似乎到达了悬崖的边缘。上周(同上),发行量*(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报告,上半年的报刊亭发行量下降了将近10%。既然一年之间就有10%的零售买主停止购买,说明有根本性的因素在产生影响。
  
  我和曼哈顿一家大出版商的主管就近的报刊亭销售量下降问题进行了谈话,他说,“飞机突然坠落1万英尺的时候,即便没有撞机,你的心还是会跳到嗓子眼。那是些非常非常糟糕的数字。”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数码印刷结合金属效果 斯塔福追求与众不同

下一篇:中朝经济区互通货币 印刷业试吃螃蟹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