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秦梦华:绿色发展需要生物技术

2012-06-29 11:06:162135
来源:中华纸业
应用。首先利用固体发酵技术制备了适于废新闻纸脱墨的纤维素酶制剂,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业生产试验,在该企业的废新闻纸脱墨生产线上采用酶法脱墨技术生产出合格的新闻纸。和化学法相比,新闻纸的白度和尘埃度等技术指标有了较大提高。
  
  次生产应用激发了秦教授及其团队的热情和信心,回到学校后,他们又做了大量的研究,在众多的酶制剂中遴选出Novozymes公司的几种酶制剂,在更大规模的办公废纸脱墨生产线上(编者注:太阳纸业原白纸板配套的100吨/日脱墨浆生产线)进行工业生产试验。“这一次我们遇到了真正的难题,之前在实验室里得出的佳方案运用到生产中,结果却大相径庭。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前后共调整试用了五种不同的酶制剂,终于得出了理想的效果并稳定运行。脱墨浆的白度和尘埃度指标都优于传统的化学脱墨,而且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谈成果:努力追赶*水平
  
  自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研究者就开始了造纸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秦梦华教授始终紧跟研究的前沿,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终于获得了多项原创性理论成果,创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造纸纤维生物酶解关键技术体系(见图1)。
  
  项目内容主要包括:(1)提出了纤酶对化学浆的酶促打浆机制,研发了一种能够选择性降解的酶促打浆技术,即在大幅度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纸浆的强度;(2)揭示了脱墨条件下纤维选择性酶解的途径,合成了中性脱墨剂,开发了一种办公废纸酶法脱墨技术和废新闻纸中性脱墨技术,大幅度降低了脱墨废水的污染负荷;(3)提出了废新闻纸漆酶-介体脱墨理论,发现了漆酶和纤酶在脱墨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发明了一种能够选择性降解的漆酶-介体和漆酶-纤酶废新闻纸脱墨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脱墨浆的质量;(4)构建了树脂在浆水体系中的双层结构模型,研发了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阴离子杂质阳电荷需要量和树脂沉积的生物处理技术,优化了造纸湿部化学体系;(5)阐明了纤酶和漆酶对机械浆、化学浆纤维的改性机理,明确了纤酶、漆酶及微生物对纤维原料制浆前进行选择性生物降解的机制,研发了一种降低磨浆能耗的纤维原料制浆前选择性降解技术和提高纸浆强度性能的生物处理技术。
  
  该技术应用于生产后,可使针叶木浆的打浆能耗降低10%~30%,阔叶木浆能耗降低35%~45%,草浆能耗降低40%~55%,同时纸浆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废纸酶法脱墨过程中的碎浆能耗降低25%,同时纸浆白度和强度进一步提高;果胶酶处理可使浆水体系中阴离子杂质的阳电荷需要量降低30%~60%,树脂沉积量减少10%~55%,留着率提高10%~80%;利用纤酶、漆酶或菌种处理植物纤维原料,可以节约磨浆能耗30%~40%,且大幅度提高后续纸浆的强度和白度;酶法改性后,机械浆裂断长提高8%~58%,硫酸盐浆湿强度提高100%。以上性能指标,均达到*水平。
  
  谈纸业:绿色需要生物技术
  
  “十二五”期间,无论是环境保护规划还是造纸行业规划都对减少污染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在环境容量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发展造纸行业也成为每一个造纸行业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谈及绿色纸业这一未来的发展方向,秦教授表示了肯定,并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绿色纸业,要保证从源头到成品,包括中间所有的添加剂应都是绿色的、可降解的。现在国家对造纸污染物的控制已经重视起来,但是对制浆造纸过程所用添加剂的控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张承宏:从印刷厂开始的设计之路

下一篇:张双儒:顺应新需求推动印刷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