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钱”景下的乱象,“伪再生”塑料隐患如何破?

2024-06-27 10:06:36119
来源:废塑料新观察
  【包装印刷产业网 行业动态】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许多品牌开始大规模转向再生塑料,高品质再生塑料价格被拉高,超过原生塑料。同时,消费者对环保产品认可度提高,并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相关产品,也推高了再生塑料的价格。
 
  市场庞大,真假难辨
 
  今年6月4日,福建省印发《加快推动再生纤维与制服产业协同绿色发展工作方案》指出,“对获得证书的产品实施政府优先采购或强制采购。”据观察君所知,这是国内政策文件中首次提到“强制”。有欧盟相关政策打底,在结束塑料污染国际公约驱动下,国内是否逐渐推行再生塑料“强制使用”,有待考究。
 
  咨询机构MantaRay《2023-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2025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预计达到2750万吨,按6000元/吨测算,回收利用产值约达1650亿元;
 
  2025年全球再生塑料产量8000万吨,按6000元/吨测算,整体回收利用产值将达4800亿元!
 
  再生塑料“钱”景广阔,然而,随着市场蛋糕的不断做大,在利益的驱动下,极容易发生用原生塑料冒充再生塑料的现象。
 
  2022年10月18日,苏州吴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一则用原生替代再生聚酯纤维(rPET)的行政处罚。
 
  2023年2月7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泗阳某纺织企业以“原生涤纶”冒充“再生DTY轻网”对外销售,被罚15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60.17元。
 
  防微杜渐,确保有序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我国再生塑料准入门槛较低,企业数量众多,产业规模大,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将原生塑料标榜为再生塑料进行销售。两者在外观上并无区别,但生产流程、工艺流程、成本投入、环保价值等方面存在很大区别,长此以往,势必存在 “劣币驱逐良币”的巨大隐患,严重破坏整个再生塑料产业生态发展。
 
  以再生聚酯纤维长丝为例,全球产能90%集中在中国大陆,但是终端品牌主要是欧美品牌,以“原生”冒充“再生”虽然是小部分,但如果不引起重视,这种“伪再生”行为将导致真正的再生聚酯纤维被全球市场边缘化,让国外品牌对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失去信任,误伤整个行业。
 
  而某国际认证,从认证消费后再生塑料,到被取巧者玩成了保护“伪再生”的工具。据了解,该认证1年内完成了近2万家企业的认证,认证证书在行业内成为主流,但认证时没有可靠的监管标准、明确的定义、可追溯的供应链等,存在概念模糊、来源不明、分类不清,甚至“作假”的品质风险,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再生塑料良莠不齐。
 
  如何鉴别原生与再生塑料成为行业上所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市场上原生塑料冒充再生塑料,以及追溯链不完整、以次充好、比例不清、监管标准、测试方法不统一等问题让不少企业 “备感头痛”。
 
  标准助力,提高信任度
 
  为了规范再生塑料行业,提高市场透明度,为相关产业提供更为可靠的指导和依据,提高企业和投资者对再生塑料行业的信心,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标准制定亟待出台。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再生塑料、再生金属等再生材料使用情况信息化追溯系统。
 
  3月27日,国家7部门发布《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2024年和2025年制修订重点国家标准项目清单,PET材料和PP材料的成分鉴别标准“榜上有名”。
 
  5月3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4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两项再生塑料鉴别标准入选:
 
  ①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国家标准计划号:20241695-T-606
 
  起草单位: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知里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等
 
  ②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2部分:聚丙烯(PP)材料
 
  国家标准计划号:20241701-T-606
 
  两项起草单位: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知里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等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是中国海关系统重要的专业技术保障机构,承担着广东地区大部分出入境产品的法定检测任务、各类委托检测任务和科研任务。
 
  知里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食品接触材料与回收材料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综合性技术机构。团队多年从事食品接触材料及其相关的研究工作。

上一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2024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的公告

下一篇:关于开展2024年度“上海塑料行业名优品牌”申报评选工作的通知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