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源头减量怎么做?杭州告诉你答案
- 2021-02-02 09:02:26888
【包装印刷产业网 热点关注】随着快递、外卖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塑料污染治理面临着全新的形势与挑战,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持续上升,而治理模式却仍未形成,替代品不足。2020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禁限塑政策,从源头减量、末端把控等多方面出发尝试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针对源头减量如何做,众多地区都因地制宜,出台了各自的地方方案。以杭州为例,主要从七方面开展落实:
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生产销售
加强执法监督,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
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
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禁止审批、核准、备案上述禁限范围内的塑料制品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
开展不可降解塑料袋专项治理行动
制定并有序实施商场、超市、农贸市场、书店、药店等重点场所以及餐饮外卖打包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不可降解塑料袋减量实施方案,倡导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鼓励采取自助扫码取袋、免租金、低押金等方式推广可循环使用的“共享购物袋”。
推广使用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
建立农贸市场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度。
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
到2020年底,市区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农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区、县(市);到2023年底,全市所有区、县(市)建成区农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覆盖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地区的农贸市场。
开展一次性塑料制品专项治理行动
加强餐饮、酒店等重点领域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监管,制定并全面实施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实施方案。
全市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团队组织等公共机构带头停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
到2020年底,全市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县城以上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3年底,全市县城以上建成区餐饮外卖领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覆盖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地区的餐饮外卖领域。
到2021年底,全市星级宾馆、酒店、民宿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到亚运会前,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宾馆、酒店、民宿。
实施绿色快递之都专项行动
严格落实《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管办法》、《邮政快件绿色包装规范》,结合快递之都打造,开展快递业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制定并实施减量实施方案,在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和快递物流信息平台开展绿色包装试点,推动应用绿色包装技术和材料。
推动寄递企业建立完善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采购经过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产品,推广使用环保胶带、包装物和填充物等,逐步减少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胶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的使用。
鼓励电商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绿色流程再造,创新包装设计,推广可重复性使用的包装新产品,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
到2022年底,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降低不可降解塑料胶带使用量;到2023年底,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到2025年底,绿色包装材料使用率达到95%以上。
实施绿色亚运行动方案
根据“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结合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制定并全面实施绿色亚运行动方案,设计并推广绿色亚运产品识别标志,推出系列绿色产品,在场馆、亚运村、酒店等领域,全面推广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布袋、纸袋等替代产品,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
将“绿色亚运”作为杭州亚运会重要宣传口号,树立绿色典型、普及绿色知识、宣传绿色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深化“城市大脑”应用,高标准实施垃圾分类,建设智慧高效回收处理体系。
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
强化企业绿色管理责任,推行绿色供应链。
制定并有序实施电商、外卖等新兴领域减量实施方案,引导大型外卖平台将一次性餐具减量和替代情况作为平台入驻商户的审核条件,增加“无需餐勺、筷子、刀叉等手持餐具”等选项供消费者选择,通过积分奖励、商业券、折扣等方式引导消费者逐步使用满足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替代产品。
以连锁商超、大型农贸市场、物流仓储、电商快递为重点,积极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鼓励企业建设可循环包装跨平台运营体系。
鼓励企业使用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回收体系。
实施农膜减量行动
制定并实施农膜减量实施方案,加大农膜减量技术试验示范力度,示范推广“一膜两用”“一膜多用”及茬口优化等农膜减量替代技术,实施轮作倒茬制度,持续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
鼓励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强化耐候等新型地膜产品。
鼓励农膜覆盖替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示范推广。
原标题:塑料污染源头减量怎么做?杭州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