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质变”
- 2017-11-21 09:11:453215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近日,*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会议传递出来的信息表明,下一步中国经济工作总基调仍将是“稳中求进”,着眼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效益优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上海证券报发表宏观经济评论人周子勋文章表示,可以预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创新创业,并推动创新创业向更高层次升级等,依然是不变的政策指向。
在此基调下,积极发展实体经济,是当前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制造业的必然之举。如果说过去我们的重点是重视速度、强调规模,那么今后的经济建设重点则从重规模转向了重质量,谋求高质量的发展。如果说过去重视经济总量和财富总量的增加,那么今后则更注重经济和财富的分配。如果说过去重视经济发展的结果,缺乏市场规则与监管,那么今后则要重视规则体系,使中国市场成为更有规矩、有正向激励与淘汰规则的市场。
文章分析,看新数据,10月驱动中国经济的关键行业增长有所放缓——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较9月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国有企业的生产指数回落1.3个百分点,降至53.4%。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低于9月55.4%的峰值。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9月的峰值回落0.9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5%,较9月回落2.6个百分点,但依然位于荣枯分界线以上。这表明中国经济运行稳健,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和中水平发展的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10月进口表现良好也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总体乐观。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质变”,新旧动能转换在加快。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比2016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超过80%,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0.6个百分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实体经济有效发展,制造业成为支撑工业增长的主动力,产能利用率不断回升。此外,今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9%,比第二产业高12.8个百分点;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6个百分点。
当然,这个“质变”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今年前三季度经济保持了6.9%的可观增速,但衡量中国经济的关键指标明显减速,比如铁路货运量增速大降(从7月的17.7%降至9月的9.2%)、重卡销售增速大降(从9月的91%大幅降至10月的32%),发电耗煤增速大降(从9月的24%降至11月初的-8%),地产销量增速转负(从2016年4月的44.1%降至2017年9月的-1.5%)。问题是,现在的分析应跳出传统模型,考虑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化,比如消费和服务业发展的变化。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组织的“2017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处于历*并不多见的既不冷又不热的正常状态。或许真正有挑战的是明、后年。企业家预计2018年中国GDP增速的中位数为6.5%。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6.9%,三季度GDP增速回调至6.8%,合计前三季度GDP增速维持6.9%,这超出去年各国各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文章认为,当前为紧迫的任务,是充分利用经济向好的时间窗口,在两三年内,渡过深化改革的阵痛期,找准政策方向和政策着力点,推动从金融市场、产业结构到市场开放的一系列改革,争取在经济周期性复苏的窗口期内完成关键的改革和调整。顺利完成动能转换、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目标,关键是通过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谨慎调控,显着降低债务危机发生的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今后中国大的政策对应方案,不是调节货币政策,真正的挑战在于经济增长,在于消费市场,尤其制造业的稳定和发展。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并不是限制通胀,而是刺激经济活力。现在,低通胀是性的问题,尽管市场上资本过剩,但主要经济体的通胀一直低迷,这已影响到了各主要*收紧货币政策的节奏。因此,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才是目前政策鼓励的方向,这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投放来实现。虽然现在不断鼓励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推动企业融资脱媒,但绝大多数的融资还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去年,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比重仍然高达77%。因此,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支持制造业发展),银行信贷还是主渠道。在过去几年国内金融业的各类“金融创新”浪潮中,传统银行往往成为廉价资金的批发机构,以各种*的表外业务、理财产品和股权投资等方式被“吸”出银行,然后被中介环节层层加码卖给资金需求方,显着提升了融资成本。今年的金融监管已在大力整顿此类业务,这将导致银行资金回归“本原”,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服务。
文章强调,在转换了理念、转变了模式的新阶段,突出高质量,尤其需要完善标准制度,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这需要通过各项具体制度改革去实现,比如产权保护制度、“放管服”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等。而实现“五个发展”,除了国家资源、政府行动,还有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市场逻辑之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并完善市场规则,提升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提升法治经济水平,以法治强化对市场权利的保护,为向消费社会转型提供良好的市场规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