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复合膜减薄技术国内外发展趋势分析

2016-02-26 14:02:327007
来源:科印网 作者:光圈
  导读:与此同时,我国在复合膜减薄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已经达到*水平。

       复合膜减薄技术是指在确保复合膜满足保护内容物、方便携带和促进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通过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材料改性、材料选择、材料多功能化、材料结构优化以及工艺技术创新等,使用少量的材料进行适度包装。
  
  复合膜减薄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生产过程的材料用量,节省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有助于企业实现更好的盈利,而且能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量,降低VOCs排放,减少回收再利用费用,是实现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当然,复合膜减薄技术也是促进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要求经济发展必须走“少投入,多产出”的集约型经济模式,复合膜轻量化、薄型化正是顺应了这种战略模式,同时能够促进资源的进一步充分利用,协调环境发展。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在日本和美国,为减少包装废弃物总量,已经使用厚度更薄、质轻强度高的薄膜材料。如日本的花王公司、美国的ChrisCraft公司等,正在使用一种极薄的水溶性薄膜来包装粉末洗涤剂。这种薄膜是由改性的含羟基的聚乙烯醇(PVA)和羟基纤维素(GMC)合成,用来替代较厚的聚乙烯(PE)薄膜,包装设计为独立小包装袋,使用时无需打开包装袋,直接将装有少量洗涤剂的包装袋溶于水即可,方便快捷。
  
  在美国,一种由聚酯(PET)和液晶聚合物(LCP)共聚而成的高分子合金材料被大力开发,其PET和LCP的比例为9:1,可用于各种形式的包装。与挤出PET薄膜相比,这种材料的阻氧性提高了2倍,力学性能提高了220%~550%,厚度却减少了50%,并且可以回收再利用。
  
  与此同时,我国在复合膜减薄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已经达到*水平。例如,使用加罩光油的可热封拉伸薄膜可显著减少材料用量,现已大量应用于冷饮和冰淇淋等包装;利用茂金属聚烯烃材料的高强度性能,成功减少复合膜厚度;利用共挤复合技术和*设备控制复合膜各膜层的厚度,从而实现复合膜整体减薄。
  
  国内发展趋势和面临问题
  
  在我国,PET是为常用的包装用薄膜,一般厚度为12μm。假设将PET薄膜的厚度由原来的12μm减薄至7μm,以PET薄膜年均消耗量20万吨,12μm厚PET薄膜用量占总量的50%计算,一年可以节省4万余吨PET薄膜,仅仅是材料用量方面的节约就已经如此可观,更不用说复合膜减薄技术在资源消耗、运输费用等方面的降低了。而且,复合膜在减薄的同时,还能满足其他包装材料所不能满足的性能,如强度高、保鲜性好、优异的透湿阻氧性和印刷性等,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但目前我国在功能性薄膜减薄方面仍然面临着许多考验和挑战,如何使减薄后的功能性薄膜保持原来的包装性能和功能特性,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一大课题。
  
  在原料方面,需要特殊牌号的树脂产品才能生产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薄膜。例如,采用聚丙烯树脂生产BOPP薄膜,由于公司垄断,我国BOPP*原料不能用于生产高性能BOPP薄膜,只能用于生产普通型号的BOPP珠光膜。
  
  在设备方面,目前国产设备在生产速度、加工精度、拉伸速度以及工艺参数控制等方面仍与进口设备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目前国内薄膜加工设备仍以进口为主。
  
  在工艺技术方面,受到原料和设备等影响因素的制约,导致前沿的工艺技术不能得到有效掌握和重大突破。例如,国内PET薄膜行业缺乏*的工艺技术,特种PET薄膜的核心技术主要由日本、美国和韩国等发达国家掌握,这就导致了国产薄膜产品单一,且主要局限于低端市场。
  
  随着我国软包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对软包装相关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相信,对复合膜轻量化、薄型化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软包装的应用领域,同时帮助软包装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市场大调查 3D打印缘何备受关注

下一篇:新市场开拓 印刷企业将进军智能包装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