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下3D打印显优势 政策护航促发展
- 2016-02-26 09:02:296825
工业4.0背景下的3D打印技术定位:软性制造 个性化定制
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与传统减材制造相比,无需原胚和模具,就能直接根据计算机图形数据,通过增加材料的方法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简化产品的制造程序,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率并降低成本。
“工业4.0”概念的兴起,在商业模式上标志着“硬制造”向“软制造”的升级、在生产方式上标志着“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定制”的升级。3D打印技术,是完全具备软性制造和个性化定制双重优势的*技术,代表了生产力的革命和生产工具的革新,作为工业4.0中实现“智能生产、“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的三大核心主题的关键技术,集合大规模生产和手工生产的特点,实现生产的又快、又好、又便宜,代表了未来智能制造的方向。
政策护航下,美德双雄并立、日本跟随、中国后起
据研究预测,2015年3D打印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并且此后继续维持近20.5%增长率,2020年市场规模将到百亿美元。我国3D打印市场约40亿元人民币,预计在2016年将突破百亿人民币,巨大的市场潜力等待挖掘。就3D打印机的数量来看,美国占据的40%,德国和日本分别占据10%,中国占据8.5%。
3D打印行业发展初期,政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国外3D打印产业的发展举措我们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成立3D打印产业研究联盟;2)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研发投入;3)研究机构与企业双轨运行,互为补充,互为驱动。我国关于发展3D打印的产业政策基本定位:政策扶持、抢占制高点和产业培育。
各路资本纷至沓来,积极布局3D打印产业链
自3D打印产业兴起以来,各路资本纷至沓来,积极布局3D打印产业链,尤其是A股上市公司。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布局3D产业的主要路径包括:1)立足拓展3D技术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强化其在产业链中的角色。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行业转型升级期,要利用好这个机会,企业应敢于尝试3D技术在原有领域的更新升级,拓展3D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2)以层面的产业化导向,重点布局工业领域。我国已有技术主要关注轻型3D设备的研发,而对工业用途的机型缺乏长远的规划,而3D打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和主战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