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在指尖 伟大与平凡的一纸之隔
- 2015-12-07 15:12:357345
冥王星被划分到了九大行星之外,这似乎对人们对它的关注热情没有多大的影响。近日,多的是天文爱好者捧着刚“印”出来的冥王星,津津乐道不已。
再见冥王星,摘下星星来聊天
冥王星更清晰了。
昨日,美国国家航空*(NASA)昨日公布数十年来清晰的冥王星照片,是由“新视野号”以接近冥王星的距离拍摄的。冥王星上有高耸起伏的山脉、沙丘,及结冰的坑洞,还有冰河蜿蜒。上文提及将冥王星“印”出来,自然是将这些场景打印出来——用一些墨、纸,还有一台电脑。
这是现今的日常。
古时绘制星图,便是在百万星空中,就着星轨,一颗星凭依一份轨迹,顺着长豪落在羊皮纸上,因而有着诸多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神秘面纱——星星光辉耀眼,穿越漫长的时空再到人们的眼中,实际上已经历经几年甚至更久。
策马千年,星云与星图都静静地躺在书页之间,摘星的故事似成为了日常。
新至冥王星,早至水星火星、天狼七星北斗,且不论印刷精益求精的程度,图像集成在电脑之后再打印出来,确实给了我们的生活以莫大的便利。通过将电脑接收的文本,直接连接电脑或网络,集中成三种:激光打印机是用激光束将炭粉吸附在纸面上;喷墨打印机喷洒液态墨水;热感式打印机用加热的针在特殊涂布的纸上转印影像。关键的因素包括分辨率(每英寸的点数)、速度(每分钟打印的页数)、颜色(彩色或黑白)和内存(影响文件打印的速度)。
经过上述的过程,那些令人惊叹的场景真正地跃然纸上,开始或生动或安静地和我们讲述着冥王星的现状。
谁又能说不伟大呢?
星星在手,满足抑或不满足
说满足了,那肯定是骗人的。
冥王星的信息如何传递的如此之快?数据爆炸带来了庞大的信息体系,纵然如此,每一次印刷新兴技术的瞬间出现依然能够让我们保持足够的惊讶。一个印刷厂靠一群这样的业务员养活着,同时一个业务员靠着几个印刷厂养活着。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不能够离开的关系。
印刷步入了现代。
业内人士*,从实现远程打样,到只使用一种液体-油墨,而不再使用润版液的无水印刷、到一份数字文件多次输出从一份文件-应用文件和已RIP的文件之间的文件-输出到任何打样或印刷设备成为可能,数字印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据了印刷耀眼的位置。
问题也随之而来。
假设我们让全国13亿人口能够得到这份打印的照片,碰到的问题包括车间密封条件不达标;油墨、清洗剂等原辅材料不能随时密闭,造成大量无组织逸散;为保持温湿度标准,废气大部分在车间内循环,导致车间内部VOCs浓度很高;第三方检测不够规范,排气筒检测结果偏差较大;治理设施设计不合理,运行管理不善,治理效率低下……
不禁让人感慨,我们初是想做什么来着?
谁又没想过平凡。
有摘星之力,却不知冥王星何处
古希腊神话中,关于各种神奇的伟力总是让人羡慕不已,其中的过目不忘、通过视觉观察后生动地记录下来更是成为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心愿。落到21世纪的今天,这种能力借由印刷轻松地实现。
惩罚也轻松地实现,没有星星的夜晚,越来越多了。
届时诉说天罚似乎有点可笑,现今想来天罚也不过是自然灾害,滥用能力而言,确实是过犹不及。印刷印的过了,雾霾也来了。雾霾,一把无形的钝刀,带来冗长的折磨与乏味的期待,并且因着它难以用数值来表示,人们无法对其有具体的概念而更为致命。
只一眼就分辨出天气的污染程度有些难,但是一抬头星空寥寥数颗的星星确实明显的惩罚。随之而来的不安,和神话中描述的人们因恐慌神力而像天献上祭品又有何不同呢?我们曾经提及,面对雾霾“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理念变得更受热捧。求立法,怒起控诉,苦的是那些企业。本能做好,却不堪言论乱及手脚;未有能力做好,却未受宽容而被一棒子打死。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预见与惩罚?
幸而的是,印刷企业终究意识到了。包装印刷企业现今的VOCs排放问题,主要集中在废气从收集都回收的程度上、上墨、上光、上胶等生产设备运转时是否密闭以及不能密闭情况下的处理上与第三方检测、设计是否合理上。随着新的环保法及VOCs条例的更新与制定,企业与环境都愈发的友好起来。
悉知星云的具体情况,印刷下来看自然是好的,能同时抬头看看,更是再好不过。伟大与平凡,都不过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