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包装良莠不齐 消费者需有火眼金睛
- 2015-12-02 13:12:446888
“包装上满是韩文,却是中国制造”
而这些外表光鲜的零食店,并非如其所宣传的全部为进口食品,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这些店的装修风格和货品摆放与香港店铺非常相似,会让人觉得这里的东西也像香港一样全部都是进口的。其实,有一些食品分明就是大陆制造。”陈先生说,几天前他买到了一瓶奇怪的韩国蜂蜜山楂茶。“包装上满是韩文,却是中国制造。”
但是,这些外表光鲜的小店,卖的食品并非都是进口的。市民陈先生向羊城晚报投诉称:“这些店的装修风格和货品摆放形式与香港店铺非常相似,让人感觉这里的东西也像香港一样全都是进口货。”几天前陈先生买到一瓶“韩国蜂蜜山楂茶”,“包装上满是韩文,但细看却是中国制造”。
在店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些“山寨进口零食”。比如,某款果冻外包装上写满英文、日文、韩文,而背面的中文标签生产商却为福建某企业,还注明国内生产许可证QS编号。一款盒装红豆布丁,上面的韩文标签仿佛表明其“韩国身份”,仔细查看中文标签却发现是“福建制造”。
不贴中文标签,进口食品随处见
在“零食世界”,发现另外一款韩国蜂蜜柚子茶。与山楂茶不同,这款产品的外包装上全是韩文,在上面贴有一个方形的中文标签,标签上产地注明为韩国,经销商为广州市越秀区的一家贸易商行。拨通了该贸易商行的电话,接电话的男子表示,这款茶是他们经销,原产国确实是韩国。表示想看一下这款茶的进口批件,对方却表示“要先查一查”。追问到底有没有批件,对方才慢慢吞吞地表示:“有的有,有的没有。”
除生产日期标注外,将过期食品更改保质期后再出售的问题,也常被曝光。从国家质检总局历次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来看,“超保质期”食品在各种不合格进口食品中属高发原因,基本上每次公布的名单中均有进口食品因此被销毁。其中,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国家的一些糖果糕点经常登上黑榜。
进口食品越来越频繁的现在,消费者更应该了解如何挑选进口食品:
1.看中文标签: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预包装食品通则》,进口食品必须要有中文标签,而且标签中要有食品名称、原产地、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内容。标签越规范的产品,通常进货渠道也越正规。
2.看进口批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业内人士表示,一个正规食品进口批件中包含产品品名、产地、到货日期、检验日期、运输工具等。在检验结果信息中还注明:该批进口货物经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我国食品安全要求。中文标签版面格式经检验合格,未加贴此中文标签不得在中国境内销售。
3.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尽量选择大型商场和超市购买,不要贪图便宜去一些小店购买。
4.选购自己熟悉的产品:购买相对熟悉的外国产品,如果不了解,可以先到相关网站进行查询再进行购买。
当下各大外卖平台时不时地推出各类优惠措施,实体餐饮店也为了销售更多外卖产品,往往也会接入多家互联网平台。正是因为如此在线外卖平台的食品安全监管成了难题,如何解决问题在于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探索符合互联网特点的执法方式,并依法处罚。把不合格的商户踢出平台,健全食品追溯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我们受益着电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但也承受着电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安。回归于此,每件事情都利弊两面,有好的地方必然也有不足的地方。承认一件事的不足会让这件事更好,因为有变得更好的空间。相信通过《食品安全法》与网购保税食品相结合,进口食品将会更加的安全和放心。当然虽然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护,但是消费者任然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不要听信虚假的广告,被广告诱导所致购买一些不正规不合格的进口食品。还有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要选择正规合格的商家或是选择一些值得信赖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