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亦精不亦多 线上展会取代线下仍言之过早
- 2015-10-24 14:10:207325
每一次认真地触及、重复与混日子
网络是一个世界性的东西,他的数据与所带来的波动也是。诚然,它是庞大的,但是纵然是一度爆炸的数据时代,所有的数据也不是时刻所变动的,除却开始忽然接触到往日不易接触的新奇——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的数据被大多数不了解这些数据含义的人所掌握。
加之过滤掉信息的真伪与是否可靠,将筹码愈来愈多的加注在数据之上,并不见得会比多个篮子放鸡蛋的举措来的有用的多。
信息的冗杂与重复并非本意,但过于便捷的网络却时时用混日子的心态炒着冷饭。
诸如现在业内对着手中或者屏幕所见的信息,先与初的反应不是如以前一般惊喜,而成了怀疑。这份数据哪里来?可不可靠?准不准确?是不是新的?而这些问题一经问出口,信息的发布人多数则只能惘然。对,具体的鉴别他们并不甚了解,在驾驭网络知识的新一辈与深谙行业嗅觉的老一辈间的差距并非是年龄上的十几二十年,而是在对着屏幕想象与实体,只能做为一个信息的转述者——至少如同诸多程序员是盯着代码而非完成品写出软件,更多的企业则是在使用与真正比较间懂得差距。至于引线搭桥为交流构建平台,如线上会议般节省成本与时间的可行,就现今直接会议的存在广度而言,确实各有可取之处,仍需要时间来观望。
若是将一次展会一个聚会比作一次房屋参观旅程,一者看的是房子,一者看的是房子内部的材质,纵然处在同一房屋之外引起共鸣,世界观都不同,寻得后者的心思进一步进行交流实在是有点牵强。
仍在起步,谈何取代
过犹不及。
我们可以习惯于搅拌着咖啡喝着凉茶接受视听轰炸,但是这并不代表线下展会的形式已经成熟到再无进步可能的地步了,相反的,诸多展会仍然在一个不成熟的阶段。
1895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莱比锡样品展览会成为世界个样品展会,这之后,会展业作为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社会演变与科技进步自然是一个方面,从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的角度来考察,世界会展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很不平衡。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欧洲会展经济整体实力强,规模大。在这个地区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的会展业大国……
这些观点耳熟能详,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如同欧洲一样,诸多发展中国家实力自是在增强,却也远没有能够在展会之间游刃有余。面对这样的情况,谈取代,不如言发展。可以预想的是,相比谈起取代,线下展会之余通过线上展会的一角引得更为有力的关注与良好的发展才更为可观。既然数据传输着善于传达信息,便做那一角引起关注的桥梁才更佳。
2015前5个月,如上海印刷包装纸业展览会、PrintChina2015、华南印刷展、河北东光纸箱机械展、上海瓦楞展、山东印刷包装展等等,大大小小的展会让人们体会到一种耕种式的繁忙,采购群体专业,设备供应商也是有备而来……线上线下合力,似乎更为良策。
诚然,线下展会也是宜精不宜多
在线下展会中,行业内的展商企业都会将其新的展品进行展示(这里只是说展会),专业观众可以看到该行业内新的样式、技术、设备等。这些都是现场能感受得到的。不是网络上几组照片和几段视频就能表现的出来的。
线下展会上,展商希望有更多的观众询问自己的展品,观众也希望能够在展会上找到商机。这些有时候需要面谈,人与人的关系真的是很微妙,网络上的交流掩盖了一些人际交往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从参展商的角度来看,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找到客户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与很多客户沟通的平台,但是毕竟每次参展都要涉及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消耗,因此,参展并非越多越好。尤其是对于一些厂商来说,品牌形象是其对外展示的重中之重,如果不顾形象地参展,很可能会对品牌有损伤,但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参展就要大力投入。
每个参展商的参展范围应该都是有限的。
对于区域展会,参展商肯定要根据市场开拓的需求有选择性地参展,而无法全面铺开。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对于那些确实有采购需求的观众来说,如果能够有一个更加便于货比三家、考察的平台,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确实也没有必要每个展会都去考察。
展会是必需品,但并非越多越好。
我们需要的是的展会,而不是靠数量取胜的展会。静下来仔细地研究一下,我们很容易发现,依然炙手可热的一般都是性大展及少数质量较高的全国性展览,区域展会数量众多,但参展商一般不多(当然也受其规模所限)。有些地区的展会组织工作非常出色,使得其区域展会也办得有声有色,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印刷展规模小、参观人数少、让人多多少少有些劳民伤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