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业进入调整期 当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
- 2015-08-30 20:08:206811
造纸行业进入调整期
目前,造纸行业进入调整期,以量为主的简单扩张形势不太可能再次出现,但对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永远都不会停止,这对装备制造业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应开发出更、更节能的设备。对现有装备的不断优化改造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新的机会,而且可以预测随着造纸产业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此项任务是一个*的过程,也是一个*任务。
同时造纸产业的外延也在发展:一个是向生物质综合利用方向发展,比如利用植物纤维生产生物燃油、纤维素木质素材料等;另一个是向纸基功能材料方向发展,利用造纸技术进行改造优化生产以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以及混合纤维为原料的新材料,如电子材料、高精度过滤材料、摩擦材料、绝缘材料等,也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许多机会,尤其是分散、成形、特殊干燥、热压光等新技术的研发十分紧迫。这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机会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外,造纸产业对落后产能的淘汰也为新装备提供了市场空间,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淘汰落后产能1500万t,随着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市场对大型高速纸机及装备的需求已逐步减少,这将主要挤压大型进口设备的市场空间,面对性价比较高、产能中上的国产装备反而是一个利好,这从2013年及2014年的造纸装备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指标仍呈现比较正常的增长可以看出,造纸产业的产量速度下降对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和利润影响不大。
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由此引发的产业调整和新技术革命正迅速推进,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对未来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未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渗透、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全过程,推动生产过程的重大变革。
其次,数字化技术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数字化平台技术是实现数字制造的载体,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平台不断涌现,迫切要求制造企业要善于充分利用各种新的数字化平台,更好融入产业链和创新链。资源配置化成为制造业培育竞争优势的新途径。企业通过网络将价值链和生产过程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产业分工更加注重专业化和精细化。技术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多地区协作日趋加强。在新型互联网络化推动下,低成本大规模制造和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相结合,大规模个性化制造实现低成本成为可能。
再次,绿色化、服务化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趋势。未来制造业重要的是要实现资源、能源的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小化。欧美的“绿色供应链”、“低碳变革”、日本的零排放等新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兴起。“绿色制造”等清洁生产过程日益普及,节能环保生产、再制造等“静脉”产业链不断完善,表明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目标已成为共识。
打造造纸装备的“中国品牌”
虽然造纸装备技术研发存在许多困难,但我国有巨大的市场,有世界上为*的各种装备在运行,为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线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同时,有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工业,只要科学定位,坚持走差异化的路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完全有可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装备制造技术发展道路。
一是坚持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配套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要加大制造资源的整合力度,形成以主机为和众多专业化企业组成的现代产业集群结构,坚决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的顽疾。做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防止内部无序竞争。当前推出了“集散”制造新模式,即把分散的个体、设计资源和个体需求有机对接起来,通过“集成-分散”模式,在确定成本控制和按时交付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定制。“集散”模式特点就是“众创”、“众需”和“众包”。
二是明确定位,大力推进差异化战略,瞄准*水平,坚持“标准、本土优势”策略,坚持化、“走出去”和化发展。
三是加快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聚集,要在有条件的企业加快重点实验室建设,使之成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同时要推动和加强关键基础件的联合攻关。
四是走中国特色两化深度融合路子,要加强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要以DCS系统、控制系统为突破口,集成提供成套技术和装备,并为外包创造条件。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酝酿和推进,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对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提出了严峻挑战,但也提供了难得赶超发展契机,使我们有机会同世界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因此,要紧跟科技新动态,把握发展方向,真正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