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邂逅酒包品牌 拉菲的包装年华
- 2015-08-12 13:08:56667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有葡萄酒包装的品牌,从了解葡萄酒消费习惯开始。
质量和服务是百年品牌的生命,商品的内在质量价值通过品牌而得到体现,满意周到的服务成为品牌的附加价值。近年来,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市场快速升温,在拉菲等葡萄酒的“启蒙”下,整个葡萄酒产业的价值中枢得以大大提高。在葡萄酒价格迎风飙涨的背景下,各路资本蜂拥而入。在国内,茅台、古井贡、青岛啤酒、汇源果汁等各大饮料企业纷纷上马葡萄酒生产线,西南证券、中信国安等业外资本也在积极布局葡萄酒行业。
被快速催熟的葡萄酒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其它行业曾经的教训,就是“乱”字当前,国产葡萄酒和进口低端葡萄酒纷纷披上进口葡萄酒的外衣,市场上鱼龙混杂,“李鬼”的数量远远多于“李逵”,使得消费者越来越把葡萄酒视为“雷池”,不敢轻易出手。
其实,拉菲等葡萄酒品牌赢得市场的关键,不在于大规模生产和标准的统一,而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说白了,拉菲、拉图、玛歌等五大名庄卖的不是工业化、现代化,而是文化。茅台、五粮液等白酒企业,其实卖的也是文化,但是,茅台、五粮液很难把其白酒文化给嫁接到各自的葡萄酒产品上,因此,大量白酒企业纷纷试水葡萄酒业,无非是利用已有渠道和白酒品牌,来个一菜多吃而已,单就葡萄酒而言,很难再造出一个葡萄酒行业中的茅台和五粮液。
品牌欠缺张力
消费者怎么选择?消费者凭什么选择?的出路只有品牌。只有有了品牌效应我们才能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对象。
葡萄酒是人类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人类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内涵,在其营销活动中必须凸现其独特的文化口味,并进一步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品牌营销战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促进葡萄酒的销售和差异化诉求层面上的个性文化发展。
从葡萄酒包装的功能看,现在分为功能性包装和装饰性包装。随着葡萄酒消费理性增加,今后装饰性包装将会越来越少,功能性包装会增加(功能性包装主要是防止运输损坏,如夹层充气塑料袋)。
青岛葡萄酒协会副秘书长席康认为,西方成熟市场葡萄酒本来没有包装,这和当地葡萄酒文化有关系。在西方国家的免税店和零售店,可以看到有包装的葡萄一般都是香槟一类的贵酒。今后中国发达地区市场会逐渐接轨。他甚至认为,今后发达地区市场可以过渡到“普通AOC产品都不带包装的情况。”
广东通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亦翔认为:“国外市场葡萄酒包装比较简单一些,国内比较豪华、,但也是向简便、环保这一方向变化。目前国内市场葡萄酒包装主要是两个用途,一个是进口商或厂家随着货物一起流向市场的,因为容量很大,选用的材料会比较低廉一些,成本太高,会影响造价比较大。另一个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厂家、进口商角度讲,酒商这一块,量起来了,匹配酒上主要是便携的功能,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包装上,主要精力还是在他们的酒上面。”
仍需适当包装
进口葡萄酒需不要包装?不少行业人士认为不必对包装矫枉过正,进口葡萄酒需要适当包装。中国进口酒品牌时代尚未来临,在目前的个性化市场上需要通过包装来增加产品的辨识度。“外包装还能起到便于消费者记忆和辨识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各个国家各个产区的葡萄酒都有,绝大部分消费者是无法认知的,一些有特点的外包装能帮助消费者辨认。”上海一位酒商这样说道。
未来进口葡萄酒不会走向裸瓶,包装应该会更丰富多彩才对,因为市场环境会越来越成熟,包括个性化需求会越来越强,不会说三公消费衰退了,消费者对包装的需求就没有了,葡萄酒的消费在增长,消费者对葡萄酒的消费和认识会越来越丰富,有些可能就喜欢裸瓶,但有些就喜欢时尚一点的,个性化细分化,不会一边倒。
包装是大家提*的一个手段,大家都会想变本加厉的去做,比如几十块钱的产品,互相拼的利润空间不多,可能就在包装上拼。总的来说,做包材都是在提*。我们的市场在发展初期,更多人不是出于爱好而去消费葡萄酒,而是送礼需求去购买葡萄酒,所以我觉得葡萄酒包装现在只会越来越豪华,还没到理性消费的阶段,起码要5年后。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很难在传统渠道上看到附加外包装的产品,说明包装化的产品正在逐渐减少。以前商家和消费者对外包装过于追求,现在他们变得逐渐理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酒,这类人群更多地开始重视酒的口感,而不是把关注重点放在外包装上。他们也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好包装的产品自然价格成本也高。可以预测,外包装的淡化是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发展的一个趋势,但要进入“裸”时代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