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环保油墨挂钩包装印刷 进程中优缺点尽显

2015-04-22 11:04:171742
来源:中国包装印刷产业网
  导读:消费者对于食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对印刷中的油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环保油墨,已经面试的不少,他们的优缺点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大豆油墨
  
  大豆油墨是将大豆油轻度提纯后,与色素、树脂等添加剂混合。用植物油替代石油,减少了化石原料的使用,缓解地球资源紧张。而且大豆油墨所需的挥发性有机物质不如石油油墨多,减少了空气污染。它的色素降解率也是标准汽油油墨的4倍。
  
  大豆油墨比石油提取物更纯净,要达到同样的染色效果,前者需要的色素更少,也降低了油墨成本。美国伊利诺伊州能源和资源部的危险废物研究和信息中心在90年代做了一次关于大豆油墨的调研,很多印刷商报告:“大豆油墨能够比一般油墨的延展性高出15%,进一步降低了油墨使用量,印刷成本从而降低。虽然大豆油墨的均价比汽油油墨平均高出5%~10%,然而在色素使用、挥发性有机物使用和印刷机清洗成本等各项开支上,前者要花得更少。更何况,用较少的大豆油墨,就能印出比石油油墨更加鲜亮抢眼的印刷品。
  
  而与传统油墨相比,大豆油墨具有色泽鲜艳、浓度高、光泽好、较好的水适应性和稳定性、耐摩擦、耐干燥等性能。
  
  但它并不适合个人打印机;因为没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存在,大豆油墨要比一般的汽油油墨干得慢;大豆油墨依赖于单一作物,一旦遇到病虫害威胁,原料供应会成问题。
  
  无芳烃胶印油墨
  
  指出去除油墨中的芳香烃,以此降低油墨在正产和印刷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在日本广泛应用。
  
  传统胶印油墨采用的石油系矿油,因含有芳烃成分而导致带来气味和皮肤刺激性。使用不含芳烃(AF)矿油生产的油墨在这些方面有很大改善,所谓不含芳烃的矿油是将矿油中的芳烃成分控制在1%以下。从环保的角度而言,使用不含芳烃(AF)矿油的油墨与传统油墨相比,不但有效降低气味和刺激皮肤,而且将改善印刷作业环境,可以被认为是安全性很高的油墨。
  
  由于具有高苯胺点等特性,对树脂的溶解性很差,在普通油墨配方中直接使用AF矿油,将对油墨性能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如采用AF矿油和普通油墨用树脂来生产油墨,由于AF矿油的高苯胺点,导致对树脂体系溶解性变差,使油墨中的矿油释放性增强,而造成固着速度加快,流动性和转移性变差,因粘性上升而产生纸张拉毛等印刷故障,并导致印品的光泽下降。
  
  水性油墨
  
  水性油墨是目前国内外绝大部分柔版包装印刷所采用的油墨,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水溶性树脂是水性墨的连结料,国内常选用水溶性丙烯酸改性树脂作连结料,其耐热性、耐候性、耐化学性、耐污染和光泽度等均具有显著的优势,无论直接分散溶解还是合成高分子乳液,均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水性油墨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不仅可减少印品残留的毒性,而且能防止因静电与易燃溶剂接触而起火。水性油墨不仅是一种新型“绿色”印刷油墨,而且是替代苯溶性油墨的佳产品。
  
  紫外(UV)固化油墨
  
  紫外固化油墨是指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光线照射下,油墨内的连结料发生交联反应,从液体转变成固态完成固化的油墨,它在连结料溶解以前,大分子预聚物即牢固地形成墨膜。紫外固化油墨主要用于柔软基材的柔性印刷,它由预聚物、反应稀释剂、颜料、添加剂、光引发剂/合成物组成。其中反应性稀释剂的选择对油墨配方中的迁徙反应有影响;添加剂对油墨的性能(印刷适性、油墨的迁徙性、基材的润湿、摩擦系数、耐磨性、颜料的分散和稳定性)和印刷品的气味进行调整;要求颜料对紫外光吸收的光谱范围尽可能小,理想的颜料应具有分散性好、流平性好、着色力强、在光照射下紫外吸收微小、对于聚合反应无妨害的特点。使用紫外固化油墨印刷时应注意聚合反应的抑制作用、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油墨的黏度与湿度的相关性、印刷版的膨胀;由于油墨对塑料的附着力不好,因此需对承印的塑料做火焰处理或电晕放电处理,以提高塑料表面的附着力。
  
  电子束固化油墨(EB油墨)
  
  电子束固化油墨是指在高能电子束的照射下能够迅速从液体转变成固态的油墨,又称EB油墨。电子束能量高,对颜料及填料等固体成分有很强的穿透力,不会出现油墨被颜料或填料阻碍吸收的情况,墨膜内部的干燥不会受影响。
    
  目前环保油墨的种类很多,印刷企业在选择油墨的时候既要考虑健康和安全的问题,又要想方设法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浪费。所以一定要货比三家,而且还要尽可能多地征求别人的意见。每个印刷企业现在都面临着一定的环保压力,这是由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决定的。但是印刷企业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油墨并不是印刷过程的全部,虽然绿色油墨可能会对生产过程产生一点影响,但只有的环保计划才能确保一个印刷企业的*稳定发展。

上一篇:工业4.0的现在与未来 机器与人或携手求存

下一篇:纸包装技术变革 多特点逐步替代同质化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