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打造台州印刷产业高地 创新融合少不了

2015-04-15 11:04:481809
来源:必胜网
      导读:2014年,路桥区广告创意印刷产业园设立,成为全市一家省级广告创意园区。 根据《路桥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路桥印刷”与“路桥创意”、“路桥会展”齐名,已成为该区的三大文化产业名片之一。

      2014年,路桥区广告创意印刷产业园设立,成为全市一家省级广告创意园区。

      对于路桥印刷企业,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从改革开放初期,横街早萌生饭菜票铅字印刷,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手工丝网印刷得到广泛采用,不干胶印刷工艺出现;再到九十年代末,四色胶印机代替单色胶印机,印刷产业技术升级;直到2003年,一台台从国外进口的机器陆续落户各家印刷企业,伴随而来的是图文设计行业的起步;2008年,新桥印刷工业区形成;2012年,自主研发的创意产品打入市场……

      时代与技术的变迁,给这个产业划出了里程碑。

      根据《路桥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路桥印刷”与“路桥创意”、“路桥会展”齐名,已成为该区的三大文化产业名片之一。

      印刷产业园的出现,被寄予厚望。2014年6月,417家广告创意印刷及关联企业入驻,占路桥全区广告企业的85%,占台州全市的一半以上。

      数据显示,2013年印刷产业园区内的广告创意印刷及关联企业总产值约23.2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4.8%。

      在这一份成绩单里,浙江东晓文具有限公司交出的答卷并不是出彩的。“这几年东晓的发展处于稳定阶段,没有太大的上升趋势。”今年刚好是东晓文具成立十周年,经历了初期的艰苦积累,中期的金融危机动荡,公司董事长李冬春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信心并非盲目。就在年初,好消息传来,今年7月,东晓文具将打通零售渠道,作为直接供应商进入美国一家遍地开花的综合性超市。这对于东晓文具,无疑是一个跨越性的发展。

      那是否意味着之后东晓文具进军美国市场会更便利?李冬晓表示,国外市场进入门槛高,每年都会招投标,“只有产品够创意站得住脚,才有可能被,但这次成功进入美国超市,应该会给东晓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设计远落后于市场需求,自有设计产品占比少,仍然是东晓文具面临的大挑战,“几乎70%靠代工,国外设计更新换代快,淘汰产品又很难适应国内市场。”筹划着进军互联网市场的李冬春,在这个门槛前踟蹰不前。

      像东晓文具一样一直专注市场的企业,印刷产业园内有很多。几家欢乐几家愁。专注充气卡通玩偶研发制造的浙江东部塑胶有限公司,兼顾国内和市场,产品也分国产和出口两个标准。

      2014年,东部塑胶内销产值较上一年成倍增长,外销基本持平,这让东部塑胶开始思考:是否考虑“内外兼顾”,以外销产品的多样化和化来提升内销产品的品质。

      不同于东晓文具和东部塑胶,走传统产业路线的浙江希迪印刷有限公司面临的问题,更多则是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制度化管理的落实。

      去年,希迪印刷新购置一台2000多万元的超印刷机,一度被行业内传为“有钱任性”。在董事长管敏若看来,这台昂贵的新机器换回的将是*和益。

      设备*,可专业的技师难寻。为此,管敏若将目标瞄准印刷行业更成熟的广州地区,聘请了一位有多年经验的机长。实际上,管敏若前几年就聘请过广州的师傅,可惜水土不服,师傅带着广州印刷企业那套成熟的管理制度,却在本地碰了壁。这让管敏若深刻意识到,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培训,“人难管,企业难发展”。

      破解发展难题,抓企业管理和产品创意突围

      突破人力瓶颈,加快企业人才升级设备更新


      希迪印刷花高价引进那台双十色印刷机,绝不是简单的“有钱任性”。在这之前,希迪已经走在当地印刷行业的前列,它是一家集印前、印中及印后加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经营项目囊括印刷品广告、企业画册、包装装潢、出版物等各个方面,是目前台州市一家取得浙江省商标的印刷企业。

      “平均可以省下一半的人工成本,同时效率提升三分之一。”赶上“机器换人”这股浪潮,管敏若无疑是一位思想开放的企业家。

      挡在印刷业面前的“拦路虎”,既有体制机制的矛盾,也有人才的稀缺。

      和技术设备的落伍,但更主要的是企业管理者思想不够解放和认知上的差距。管敏若的先见之明帮助他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及时地做出了战略调整。

      在管敏若看来,现在的年轻人不愿耐心学技术,很难像早期那样师徒传承,容易造成“人才断档,留不住人”。

      去年,希迪印刷曾多次邀请海德堡国内分公司的技术讲师,以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媒体与传播学院的老师到本地,给希迪的员工做专业性的培训。这些培训主要针对技术,今年管敏若筹划将技术培训结合思想培训,侧重于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

      尽管已是台州市文化产品出口企业,作为东晓文具董事长的李冬春依然觉得,现在才是新的开始。在东晓文具的展示厅,记者看到五花八门的出口文具样品,这些文化创意产品将远销欧、亚、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相比两个展示厅,自有设计产品的展示厅几乎只有代加工产品展示厅的三分之一,“争取加大自有创新产品的比重,抢占市场”,这是李冬春对东晓文具的发展规划。

      这几年,通过人才“走出去”、设计“引进来”,东晓文具成了本地专业生产纸制文化用品企业的*。“每年香港、深圳等地的文化用品展会,都会带着设计师一起去,让他们看看别人的设计,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而设计师本身也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文化用品设计流行趋势,东晓文具的设计师刘亚坤告诉记者,他们“不模仿”,只是取长补短。

      多年专注市场,近年来,李冬春也在思索着打开国内市场,“婚庆市场就是一个好的切入口,我们出口国外的礼品盒都非常精美,可以作更多的尝试。”

      自2005年起,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各地拉开序幕,随后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追溯历史,有着几十年印刷行业发展史的新桥、横街一带,早已自成一派,摸索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初在1993年,路桥区印刷行业协会的成立,就像一股春风,吹进这个产业区块。

      除了企业外,这个印刷产业区块还集中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这种高中低产业链条的完善,扩大了市场的覆盖面,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错位式发展,也增强了该区整个印刷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协会成立以来,立足行业发展需求,搞好法律法规培训,加强行业自律;开展评选“双文明”建设,规范行业经营,展开行业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组织相关企展赴国内外、省内外考察、交流,邀请有关专家来路桥讲学,举办专题讲座等工作。

      直到2014年,路桥区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路桥区广告创意印刷产业园。产业区块有了政府的支持,发展更有底气。整个产业园依托块状经济基础,以园区平台建设为载体,引入广告创意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文化创意衍生品深度开发,实现创新要素集聚。

      东起横街镇中心南路,南靠白剑线公路,西临新桥镇新大街,北依新桥工业路——横街育英路沿线,规划中的印刷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96平方公里,地处新桥、横街两镇的核心区块,路桥区中部。

      在政府的规划里,园区布局遵循城市与园区融合发展的思路,践行布局合理、开发有序、资源整合、产业纵深的理念,逐步形成“一核心、两路轴、三区块、一储备”的布局结构,目标打造一个特色鲜明、顺畅、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集群。

      为进一步发挥园区聚核效应,路桥区委、区政府专门建立了广告创意印刷产业园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并出台《支持路桥广告创意印刷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服务中心。为解决包装印刷产业所需的人才难题,园区还牵线搭桥全国各大高校,形成“校协企”的培育模式。据悉,目前已与浙江树人大学等4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践园等形式,在人才引进培养、产学研对接等方面开展的合作。

      “路桥广告创意印刷园区成为省级园区后,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得到后续的政策帮扶,可以帮助整合路桥的广告印刷产业,将路桥分散的广告企业集聚在一起,抱团发展。”路桥区横街镇工商所一位负责人说。

      

      

      

上一篇:北京就印刷厂违法排污将采用新环保法

下一篇:2015一季度苍南印包业外贸出口额增长41.28%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