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离属正常运转 投资总体仍增长
- 2015-03-02 14:03:591720
其实,外企在中国关厂,并不只有日本企业,其他国家的企业也出现了撤资或关厂的现象。公众所以对日企关厂如此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近两年来中日关系恶化,日本企业来华投资的情况没有前些年好;另一方面,关厂的日企都是企业,容易给外界一种日企大量撤离的错觉。
实际上,象外企关厂这样的现象,一点也不奇怪,它不过是硬币的两面。从正面来看,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地方生存下去,也不可能永远只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办厂。特别象中国这样发展速度非常快、变化非常大、劳动力成本出现较大幅度上升的国家,外企作出战略调整的可能性更大。更重要的,尽管关停工厂的日企名气都很大,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大,但是,这些企业设立在中国的工厂,大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劳动生产率并不高,收入水平也不高,劳动强调倒不低。因此,招工难度普遍很大,面对只有增加收入才能招到工人的实际,一些企业作出策略调整也就很好理解了。相反,那些在中国不只是单纯加工的企业,则有能力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因此,切不能因为少数日企关停工厂,就认为日企全面退出了。
从反面来看,日企关停在中国的部分工厂,也确实与两国关系以及一些地区的投资环境等有一定关系。特别是两国关系,难免会对日企的投资信心产生影响,加上一些地区投资环境恶化,二代打工者对收入待遇等的要求提高,也给了包括日企在内的外资企业不小的压力。如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也确实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外资引进工作在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再到兴旺的30年以后,也到了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的时候了。如果说过去的目标主要是有资金、有产品、能就业就行的话,现在对外资工作的要求,则不再是捡到篮子里面就是菜,而必须有所选择了。也正因为如此,现有的外资企业,也就有了战略撤退、战略调整的必要。如果再不作出调整,就有可能无法生存下去。与其这样,不如早些作出调整,到更适合这些企业特点的国家去。
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发展尚没有步入到可以象美国那样主要靠自力更生的地步,因此,引进外资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不同的是,引进的目标必须调整,引进的门槛必须提高,且政策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作出相应调整。统一化、没区别的优惠政策方式,已经不可行。取而代之的应当是根据技术含量、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等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继而吸引更多真正有技术含量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与产品来中国投资、来中国落户,而不是再让中国成为加工工厂。
所以,对包括日企在内的外企关停在中国的加工工厂,可能会对所在地区的就业带来一定影响,但对提升中国外资水平、改善外资结构则能起到正面作用。特别对地方政府来说,如果再把目标锁定在引进加工工厂,可能不仅不会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何调整引资思维、转变引资观念,对通过引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