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出版 2017年或将迎来春天
- 2015-01-04 09:01:311938
按需出版是在有了确实的需求(需求用户、时间、地点、数量、内容、样式等)之后再组织生产图书,有效地避免了出版物生产的盲目性,它使得各类出版、发行机构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分工被打破、出版可直接面向读者,在书店可以即买即印书出售。此外,按需出版具有印量小、不会出现积压库存、需求广等特点,也使得它越来越受市场的青睐。
按需出版作为传播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出版产业带来了的挑战与机遇,出版商可以把物质性的图书库存转变为数字库存,作者可以自主出版,这些新的出版模式减少了传统出版业的诸多中间环节,节省成本并且提升营销效率,在互联网的媒介语境中显现出版产业变革的新途径。在美英等发达国家,按需出版已经成为了出版产业的重要环节。Ingram,Baker&Taylor,Amaon等中盘商,以及所有的出版商,都将其纳入日常的工作流程之中。
目前国内的按需出版尚未形成产业化,专业化程度也不够,市场分布小、散、乱,市场也无行业规范,没有好的发展平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印刷厂商、出版社、个体公司以及图书贸易公司等多方力量开始参与到该业务的角逐中来。下面将介绍近年来在按需出版市场竞争中的突出代表。
数码快印店及其他个体工商户
在民营印刷企业中,数字印刷早在图文快印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很多图文快印店早给出版社做1~2本样书,到后来有了稳定的按需出版业务。图文快印行业订单来源广而分散。起初,按需出版业务并没有成为他们的重点,但是正是由于很少有传统印刷企业关注样书印刷这一独特的市场需求,很多快印企业逐渐将这部分业务做大。比如郑州今日文教,作为没有出版资源的民营企业,从2007年开始陆续与出版社合作,从样书做起,目前按需出版的黑白印量已经占到其数字印刷总印量的一半。
传统印刷厂商的介入
近两年,资金实力更加雄厚的民营印刷企业也开始愿意花更多精力投入在按需出版市场,比如上市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为了给出版社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搭建了“商印快线”网络平台,剑指按需印刷业务。
虎彩集团在2012年大手笔购入两台惠普高速喷墨印刷设备,2014年又在浙江安装惠普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继续主攻按需出版业务。在未来的几年内,虎彩将在全国布局数码印刷基地,覆盖北京、东莞、绍兴、南京、武汉、重庆、西安、沈阳等城市。目前,北京基地已经建成,拥有惠普Indigo7500数码印刷机、惠普T350彩色高速数码轮转印刷机、惠普T300黑白高速数码轮转印刷机;东莞基地将筹建完毕,将引进惠普T410、惠普Indigo10000数码印刷机;绍兴基地在建设中;在京沪粤形成沿海布局后再西进。
这些后来者投入按需出版印刷市场野心更大,他们不仅仅希望将按需出版印刷作为利润增长点,更希望在这个新兴市场上,借助资本优势,引进*的生产技术和更强的高速喷墨印刷设备,拉开与竞争者的距离,以实现后来者居上,重新整合市场资源,甚至市场跨地区资源整合。
出版商的努力
以早涉足按需印刷的知识产权出版社下属北京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从事数字印刷已有十多年。目前,其按需出版图书已达数百种。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下属北京京师印务有限公司便引进了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尝试按需印刷业务;2013年,石油工业出版社下属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也启动了其按需印刷业务。这些后来者大多选择了高投入的喷墨印刷设备,并匹配了后端生产线。
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不仅构建了亚洲条POD全连线按需生产线,并且正以此为抓手,打造“凤凰印”云计算中心,以“”的数字印前系统为推力,有序实施从理念、技术、构架到营销模式等多层面的转型变革。
河南新华印刷集团在展会上大手笔引进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在后端生产线上,其也选配了马天尼数字装订联动线,且有意借助网络平台做大按需印刷业务,高起点、高投入,硬件设备 数字平台,这正成为新华军团征战按需出版印刷市场的新动向。
以中图、教图为代表的进出口商的助推
2014年8月,中国大的出版进出口商,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与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均不约而同地宣布,已建成了国内的POD生产线,开展POD业务。
在多年积累和一年多建设基础上,中图公司以满足社会对中国出版物和中国文化的需求为目标,以改进中国出版营销流程和方式为手段,以促进科技与文化相融合、化与数字化相融合为方向初步构建了“中国图书按需印刷体系”。该体系以中图公司开发的“易阅通”(CNPeReading)数字资源交易与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平台,用一年多的时间,与上百家大型数字出版商和集成商达成合作,聚合了电子书近170万种、数字期刊8000多种、文章500万篇和开放获取资源100万种。同时,依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资源和品牌优势,与国内200多家出版企业达成合作,聚合了版权清晰的电子书20万种、大型数字库4个、有声图书1万小时。
目前工厂已经建成彩色、黑白两条数字化生产线,印刷设备来自柯达、HP、SMYTH、HUNKELER、MBO等厂商,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短板、超短版的印刷需求,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按需印刷解决方案,并通过中教图的渠道网络,为国内外出版社提供数字分销、印刷配送服务等解决方案。
如上介绍,在中国传统印刷企业涌入按需出版领域后,将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并未形成成功的商业模式。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出版产业是属于严重条块分割的产业,比较封闭,且产品定价偏低,上游难以形成足够的规模效应,下游印刷企业也难以获得足够的订单。中国各出版企业基于自身出版业务转型的需要,在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集成自身自费出版、断版、短版、中短版乃至超短版资源,也开展了一些按需出版业务的尝试。以出版集团为单位开展按需出版业务,其业务量能够得到一定成度的保证,但实现大规模盈利尚需时日。
现在中国图书发行业尚未形成足够的规模,全行业并未出现类似Ingram这样的巨头,导致Ingram按需出版模式在中国难以取得成功。2013年,中国进口纸质图书、期刊、报纸2361.54万册,总金额为28048.63万美元。由于出版物进口属于国家严格管控产业,企业资源大多集中在国内前六大进出口图书公司上,因此小企业很难获得大的市场。另外,外文图书定价高,中图、教图以进口图书本地化销售为基本需求,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按需出版,可有效带动长尾图书的贸易,其按需出版商业模式基本可行。
随着各方势力竞相角逐,将能有效带动中国按需出版产业的发展。如果出版企业以平台为依托,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就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产品;保证的服务和较高的产品质量,有效控制好成本,就能够成为中国按需出版产业中的*。未来2至3年将依旧是中国按需出版产业发展的探索期;中国独特的国情,将决定我们按需出版产业方面需要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业务创新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