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数字印刷园区建设切不可跟风 需要因地制宜

2012-10-11 14:10:041228
来源:大中华印艺网
  为了提振地方经济,相当一段时间来各地对建设工业园区的积极性都很高,其中也理所当然地包括印刷园区,即便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地方政府联建的、以数字出版作定位的园区也已从2010年上海张江地区的一个发展到现时遍布全国多个省市的近十个,已经圈定的这些园区是否选择适当还有待时间检验。
  
  园区建设必须以产业链为依托
  
  早在几年前,笔者就写过文章,认为园区建设必须以产业链为依托,从当地的生产需求出发。时至今日,笔者的这一观点依然不变。就全国范围的现状而言,无论是印刷园区或是其它的什么园区都不是偏少而是实在太多,以至浪费了不少本已显得不足的土地资源。即便创办园区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只要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刻意栽培、拔苗助长,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印刷是一个产业链,即使在经济转型中印刷向设计延伸,向文化产业的方向靠拢,依旧是以市场需求作为生存的基础。因此,印刷产业园区应该与有大量商业印刷或包装印刷需求的生产企业相伴,如此前后端的生产工序相互呼应,可以方便衔接,节省运输费用。反之,即使建起了园区也很难形成气候。
  
  典型的案例莫过于饮料灌装厂,这些塑料包装生产企业就是陪伴着灌装厂的落地紧随其后开设工厂为之配套,没有前者的启动,自然没有后者的立足。正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在大陆开设的不少印刷企业就是因为他的前端客户从日本来到大陆,他们为了自己的发展也紧随其后来到中国。
  
  改革开放后,各地发展起来的、成功的印刷园区大都不是政府先建立园区再行大举招商,而是根据生产需求自然形成一定规模以后政府再帮助整合,利用优惠政策加以积极引导,的温州龙港印刷园区就是典范,在民营的印刷企业蓬勃兴起自然成市以后,政府帮助规范发展,印刷企业从使用低端设备生产粗放产品、在有了积累以后再走上使用设备生产产品,逐渐地成长壮大。
  
  反之,不顾市场状况,单凭意愿设计的项目就难说成功。数年前,上海市的某区根据“一区一品”(即每个区有一个重点发展的产业)的要求,提出以发展印刷为重点,为吸引印刷企业入驻也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结果似乎热闹了一阵子,但因为没有以产业链为依托,加上中心城区土地成本昂贵,发展余地有限,在优惠政策到期以后,绝大部分企业先后迁离。到是根本没有宣称过要把印刷业作为发展重点的闵行、奉贤、松江等几个郊区,因为制造业工厂的陆续入驻存在配套需要,土地价格也相对便宜,现在反到成了印刷重镇。
  
  干什么都得从实际出发谨防跟风起哄
  
  事实上,经过持续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印刷生产能力早已过剩,目前客观存在的东部地区产能集中、中西部地区相对薄弱的状况与其说有投资引导的问题,还不如说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相一致。换句话说,东部地区因为工业经济发达,对印刷产品的需求高,所以印刷企业数量众多,从事印刷能为投资者带来利润。如果在中西部尚未出现对印刷业有如此需求的时候印刷厂便大步西进,企业亏损就成了必然之事,这是谁都不愿意接受的情况。因此,面对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东部地区印刷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也会是一个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渐进式转移逐渐到位的过程,绝不可能脱离工业发展的状况一蹴而就。
  
  说实在的,相当一段时间来,因为政府官员追求政绩,不当引导、一哄而上的情况在国内始终比较严重。在国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下,所谓的文化产业园区一时间也是不顾条件蜂拥而上,2011年11月14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标题即为《全国万家文化园区超九成被指名不副实企业圈地谋利》,文章直言不讳地指出:“投资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变味了’。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将文化产业园区作为‘贴政绩金’‘卖地产钱’的渠道。”文章还引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的话说:“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数量惊人,虽然国家承认的只有1300个,但实际上估计13000个都不止。”这些在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已经大量出现过的“前车覆”应该成为我们的“后车诫”,同样的学费决不应该一付再付。
  
  [1]  [2]  下一页

上一篇:上半年我国印刷设备器材进出口统计数据

下一篇:包装印刷和绿色环保共促中国油墨市场发展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